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兴平:“人才+产业+项目”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1-16 11:06 作者:赵凯荣 王雪

今年以来,兴平市紧紧围绕省、咸党代会决策部署,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县域区位、产业优势,深度实施“人才强市”“科技创新”战略,统筹人才、产业、项目等资源联合发力,着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人才领航,锻造高质量发展核引擎。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出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兴平承载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一系列政策包,围绕高端人才引进、技能人才培育、人才平台建设和人才服务保障制定可落地的政策措施,聚力强化人才要素供给。用足用活省、咸人才项目政策,先后打造“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支,培育科技经纪人4人,申报省、咸秦创原人才项目5个。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堵点”,成立咸阳市首家县区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累计实现有效发明专利373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4项。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陕柴重工发动机自主研发、瑞森金属轻质复合材料等项目突破技术瓶颈,致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产业聚能,激活高质量发展源动力。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首位产业技术攻关,实行“揭榜挂帅”机制,鼓励市内企业与知名高校联建科研平台、研发中心3个。全面做强创新驱动发展引擎,加强产学研用紧密合作,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兴平工作站建设,以陕柴重工、陕航电气、西航制动等“链长型”企业为引领,以秦创原(兴平)航空航海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加快军民融合“双向互动”,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深度拓展与西北大学校地合作,以益海嘉里、陕西双汇、西瑞粮油等“链长型”企业为引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加速释放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扩张效应,先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56户,科技企业孵化载体4家,科技创新能力提档升级。

项目承载,筑牢高质量发展强支撑。立足打造秦创原(兴平)智能制造中心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先行区,启动建设占地300亩的玖犁产业智造基地和占地500亩的兴平市先进智造创新孵化基地,规划建设占地2000亩的秦创原(兴平)航空航海科技创新产业园(一期)。借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先后搭建了建泰产业园、渭滨产业园、金顺达产业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培育高新技术、创新型民营科技企业,促进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对接融合,进一步强化创新链、拉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着力构建“一河两岸”科研成果转化最优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