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按照“总体稳定、适当调整、突出差异、优化完善”的思路,不断优化考核体系、考核机制,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以差异化考核激发广大党员干部高质量发展活力,推动考核从“一把尺子”向“量体裁衣”转变。
坚持“分门别类”,考核结果公平化。通过考核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加强18家考核成员单位业务交流,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实行分类考核,对全区64个部门按照综合部门、政府部门、双管单位等分为三类,并制定年度考核工作流程图,紧盯全年4个重要时间节点,差异化列出年度关键工作,确定主要任务、明确职责分工。
注重“量身定制”,指标设置差异化。针对区域特点、发展水平和目标定位的差异,将10个街办根据区域位置、经济现状和发展定位分为已建成城区、未建成城区和重点发展区3种类型,在紧密结合当前稳经济工作大盘,分别对3项主要经济指标按照月督促、季通报进行考核,既充分引导各街办明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发展整体水平。
突出“精准发力”,结果反馈及时化。推动考核由重“评时”向“平时”转变,分领域开展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工作,实时掌握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建立平时考核加减分和结果反馈机制,根据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预加分、扣分,压力传导更加直接有效。截至目前累计下发通报3期,下发提醒督办单65份。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