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功县深入推进村(社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积极探索无职党员作用发挥路径,从“设岗、履岗、管岗”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无职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让无职党员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担当作为。
科学设岗定责。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设岗、人岗相适”原则,组织全县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充分了解无职党员情况和村级发展现状,依据党员年龄、特长、能力等,为无职党员科学设岗、明职定责。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当前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难点问题,设定政策法规宣传岗、突发事件应急岗、环境卫生保洁岗等岗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为3500多名无职党员设置工作岗位,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积极履岗作为。结合“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党员主动作为、履岗到户,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让无职党员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紧密结合,实施“专岗”又一专多能,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综治维稳、为民服务等重点工作。今年来,全县无职党员走访群众3.2万余人次,帮助调解矛盾纠纷80余起,帮助老年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医保、养老保险2.5万余件。
健全管岗机制。全面加强日常管理,筑牢无职党员思想防线。各党(工)委对照目标要求,对村(社区)岗位工作进行量化、细化,不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对一些重点、难点工作进行指导,以动态管理、定期通报等形式促进无职党员立足实际、扎实履职、无私奉献。各村(社区)党组织采取群众测评、党员互评、支委评议的模式,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对无职党员党性观念、作用发挥、履职情况等进行民主测评和量化打分,并作为党员年度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将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党员纳入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全面激发无职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勇于担当、奋发作为的良好氛围。
供稿:武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