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三原县牢固树立“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的理念,全力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及时接受和传导考核压力,以高质量考核扎实推进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方式等全方位改革创新,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组织召开全县招商引资暨高质量项目推进大会。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目标要求,夯实工作责任。重新调整全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建立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营商专班”工作机制,建立“三团两库”人员库、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人员库,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体责任。同时,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工作推进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三大类九项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县级各相关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牵头协调意识、协同配合意识、互通共享意识。强化考核,倒逼责任落实。通过“季度评议、半年考核、年终总结”“月分析、季推进、年评价”等工作措施,每季度同县考核办一起进行营商环境工作考核,计分排名,通过考核倒逼工作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两项重点稳步推进,中心工作落地落实。紧扣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及《条例》中心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分解任务落地落实。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广场集中宣传,公众平台、利用沿街广告牌、LED显示屏,悬挂横幅,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政企共建、人人参与的强大合力。稳步推进,工作成效凸显。建立工作台账季报工作机制,每季度收集上报各指标单位承担任务落实情况,工作成效及亮点。行政审批服务局全力简手续、优流程、提效能、强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服务。
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统一精简,优化流程。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流程”改革,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审批事项非必要材料容缺受理,极大减轻申报负担。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网上审批”,采取“一次踏勘”“联合踏勘”“联合审查”方式,精简办事环节,初步实现审批主体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审批资源由“部门化”向“集约化”转变,审批方式由“差异化”向“标准化”转变,审批监管由“以审代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放宽市场准入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统一延伸,打通末端。围绕建立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全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
创新开展季度工作评议推进工作落实。今年来,县营商办在广泛征求意见、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化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季度评议视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建议。尝试性对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县教育局、县市场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等五个部门进行了第一季度评议视察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整个活动邀请了29名各层面的“两代表一委员”,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听取汇报、集中座谈、评议打分等环节,并结合营商环境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对5家单位进行综合打分排名。
坚持问题导向,争创“零投诉”营商环境。扎实执行《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办法(试行)》规定精神,通过 “12345”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热线,综合运用举报电话、县长信箱以及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同时,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和电话访问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把群众满意作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
供稿:三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