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长安区:“四把标尺”做实做细考核工作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12-29 14:16

2022年以来,长安区考核工作按照“对标省市精神、突出政治站位、坚持高效务实、助力高质量发展”总思路,切实发挥助推引领作用,聚焦新目标、落实新要求、实现新突破,努力为加快建设西部强区提供坚强考核保障。

用“指标标尺”科学精准建体系,把好“风向标”。长安区坚持把科学设置指标体系作为高质量实施考核的关键环节。凸显“高质量”,优化指标体系。按照“全面承接市考、突出重点工作、强化差异特色”思路,围绕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构建“个性指标+特色指标+争创一流指标+负面清单”为框架的区考指标体系。突出“差异化”,明确考核重点。根据不同街道、部门设置“特色工作”,将争创一流指标作为加分项,持续加大乡村振兴、秦岭保护、生态环保考核力度,对市考指标、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加大赋分权重,进一步提高考核导向性。强化“精准性”,细化分解任务。第一时间将市上下达的98项市考指标分解到41个责任单位,及时印发《街道、区级部门和开发区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为市考指标落实提供双重保障。

用“日常标尺”从严管理定机制,打造“晴雨表”。长安区坚持将创新考核机制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丰富考核“工具箱”。制定《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考核办法》,采取区级层面调度考核与各推进组分级考核工作机制,全力保障各项任务快速推进;建立“一旬一督查”“一月一自查”“一季一研判”机制,通过月度自查、专项督查、预警提示等,紧盯重点指标、重点任务、滞后指标等环节,全程监测进展情况,共下发提示函23份,召开推进会1次,专项督查3次。强化压力“晒实绩”。建立“目标考核光荣榜”,每月从市考重点监测指标、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市级以上荣誉表彰、现场会等方面发布“光荣榜”,激励各单位大干快上、扛旗争先。当好考核“参谋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围绕助推任务落实,定期向区级领导呈送专题报告,提出对策建议。围绕经济运行、重点项目、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编发《长安区重点工作专报》《长安区经济运行简报》《考核工作简报》等共计30期。

用“民心标尺”多措并举优氛围,提升“公信力”。长安区坚持把满意度提升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绩的重要标准。扎实安排强推进。全年共组织召开满意度提升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反馈会5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满意度提升工作的通知》,建立满意度“日报告”制度,每天收集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编发《简报》4期。摸底测评严考核。制定《街道满意度调查访问实施方案》,安排专人参照市上模式,采取电话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16个街道开展满意度调查,坚决兑现考核结果刚性运用,形成满意度提升“硬核”考核机制。强化宣传足氛围。起草《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统一设计印制主题海报3000份,在今朝长安、长安视讯、长安组工等媒体平台,从教育、医疗等方面分17个主题每天刊发系列宣传信息,累计转发阅读近100万余次;开辟“建设西部强区,我为长安点赞”专栏,推出“10分满意看街道”系列策划,持续保持宣传热度;精心设计“见一次面、送一封信、打一次电话、召开一次见面会、收集一批意见”的“五个一”活动载体,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共入户走访群众40余万户;向全区市民手机发送满意度温馨提示短信70余万条,提高知晓率。2022年下半年全区公众满意度取得近三年来最好成绩。

用“导向标尺”强化结果明奖励,挥好“指标棒”。长安区坚持把结果运用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聚焦表彰奖励,适当增加优秀等次单位名额,街道、部门按照50%和40%比例确定优秀单位,对贡献突出、表现优异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奖励,有力激发全区上下激情干事、创先创优。聚焦疫情防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年终考核工作的通知》,制定出台《加强疫情防控考核工作六项措施》,提出优先评优、突出表彰加分、树立鲜明导向、取消评优资格、严格负面减分、从严问责调整等6项措施,将全区各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成效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聚焦激励创新,鼓励各单位争创荣誉,打造亮点,做出特色,形成示范,通过正向晾晒“成绩”,反向督促“后进”,引导各单位明确差距短板、找准目标定位、全力争先进位。

供稿:长安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