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白水县:聚焦“四项工程”助力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3-16 10:11 作者:李 聪

今年以来,白水县委组织部紧贴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实干实效,以“四项工程”为抓手,奋力推动全县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实施“立根铸魂”工程,筑牢思想之基。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县镇党校、农民夜校开班培训的“第一课程”,通过专题讲座、“白水大讲堂”“群众板凳会”等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教育培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白水落地生根。持续实施“大练兵强本领行动”,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牵头抓总19个行业培训,开展工业倍增、文化旅游等专题培训48期、2900人次,举办第一书记“尖兵赋能”、村干部“头雁领航”、年轻干部“强化激励约束 推动作风建设”等主题培训18场次,56名乡村振兴业务骨干赴杨凌开展苏陕协作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大局能力。

实施“蹲才育苗”工程,激发动力之源。以“一考三评五印证”为抓手,建立164人的优秀干部库和30人的预警干部库并进行动态管理。注重在急难险重一线岗位锻炼识别干部,全年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92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341人,其中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干部163人,进一步牢固树立起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年轻干部一线锻炼计划,先后选派945名年轻干部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工业倍增、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岗位经受淬炼,36名年轻干部赴镇(街道)、部门互派实践锻炼,让年轻干部在事上炼、在基层磨。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夯实民生之本。聚焦土地闲置撂荒、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现状,探索“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桥梁纽带作用,闯出了“撂荒地入股+企业托管”新路子,撂荒地、闲置地得到复耕复垦复种,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开辟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景象。创新构建党建红、暖心橙、乡土黄、希望绿、梦想蓝“五彩果乡优服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组建110支党员服务队,3538名在职党员主动参与共建共驻、疫情防控、交通护学等党员志愿服务活动463场次,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深入开展“评星晋级 争创双强”活动,创建三星级及以上党组织10个,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1个,设立“泉馨驿站”服务平台2个,服务新业态从业人员830余人。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搭好人才之梯。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实施“才聚白水、智领发展”工程,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34个成员单位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机制,打造“3+N”校地合作模式、实施“861”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储备苹果、白酒类乡土人才399人,新建市县级专家工作站2个。组建果树、蔬菜、畜牧、林水等5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开展“专家白水行”服务活动30余次,到白服务专家120余人次,培育267名职业农民和2300余名实用人才,使老百姓在家门口见到专家、学到技术。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