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元丰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于西安市新城区,是一家以高科技农业为主,集房地产开发、装饰建材营销、金融文化投资、物业管理等多元化发展的民营企业,共有员工30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人,吸纳商户1200余户共2500多人。下设3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3余名(含流动党员)。近年来,集团党总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建立完善“一核强引领、双融聚合力、三同促发展”的“123党建”工作机制,聚力转型升级,引领企业增效,实现了“党建强、产业强、发展强”的目标。
一核强引领,增强企业向心力
夯实发展根基,建强民营企业党组织。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党建立企”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领航定向。
突出组织引领。集团党总支坚持将党建与日常工作相融合,在项目一线、生产一线、分公司三个部门分别成立党支部,使党的工作扎根在基层、落实在实处。积极开展以“亮身份、树形象,亮职责、做表率,亮承诺、争先进”为内容的“三亮”活动,按照“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攻坚有党员、示范带动有党员”的模式,在各分公司全部落实38个党员示范岗和12个党员责任区管理,形成党员示范、职工抢干的工作局面。
建强党建阵地。高标准建强党组织阵地,通过打造“红色元丰123”党建文化墙、企业文化墙、职工之家,逐步完善党建阵地建设。依托“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全体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在企业、市场、生产一线悬挂党建标语,营造深厚的党建氛围,切实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感染力。
强化基础保障。为了确保党建工作在元丰集团落地生根,集团把党建工作列入公司章程,并将党员活动经费列入公司财务预算,对党总支所需的活动经费实报实销,全力支持党建工作。在集团党总支的努力下,集团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和市场商户纷纷向党组织靠拢,形成了党员一传十、十带百的“层层辐射”效应。
双融聚合力,增强企业战斗力
按照“目标同向、共同促进”的原则,集团组织体系与管理架构、党员管理与人才培养双融聚合力,提升企业发展力。
组织体系与管理架构相融合。集团党总支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安排、同部署,构建起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运行体制,党员在公司决策层的占比为100%。推行党建述职考评制度,通过年初承诺、季度通报、明确党总支书记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党建指导员工作责任,形成环环相扣、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条。
党员管理与人才培养相融合。集团党总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聚人才组织优势,强化企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通过党员引导人才、党员服务人才、党员人才双培,把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优秀管理者。先后陆续引进培养管理、技术型人才13名,稳步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同促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
集团公司以“有位而有为聚力量”为目标,积极在关爱企业员工,维护商户利益上下功夫,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
党建工作与企业自身建设同步推进。集团党总支通过设立意见箱、民主测评的形式,广泛征求、解决党员职工对集团发展和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87条,有力推动了企业和党组织的建设。先后组织40岁以下员工40余人,开展为企业员工病重家属无偿献血,体现了党组织的号召力。
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同步开展。近年来,集团深化“党建+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实施精准扶贫项目,牵头与山阳县政府签订“山阳食用菌产业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建成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阳食用菌核心示范产业园,并持续投资10亿元,规划6500亩地用于科技研发、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产品集散的“四大融合基地”。目前,园区带动山阳县建成生产基地79个,标准化大棚3300个,发展食用菌经营主体67家、食用菌8000万袋,实现综合产值5.8亿元, 带动5000余农户实现脱贫,户均年增收入1.2万元,实现了“小菌棒撑起大产业,产业链铺就致富路”目标。
党建底色与社会责任同频共振。为坚决落实“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企业积极筹备建设生物环保燃料工厂,将生产食用菌过程中的废弃菌棒生产成新型环保燃料用以替代煤及天然气,并与山阳过风楼金鸡产业园共同研制开发,将废弃菌棒生产成新型环保有机肥料,有效节省能源资源。新冠疫情期间,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与各驻地区域疫情防控工作,为无法返乡的商户购买生活物资,为市场商户减免租金共计235万余元。同时,累计向山阳县红十字会等捐赠价值60余万元的物资,充分体现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西安市新城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