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紧盯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基础抓起、从细节入手,创新举措、持续发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组织建设“标准化”。围绕党组织建设7个标准化要求,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组建“联村党委”5个,在16个产业园区建立党支部13个,在82个产业链建立党支部20个、党小组56个。开展阵地亮牌、支部亮诺、党员亮分、服务亮效“四亮行动”,推进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瘦身提质”,打造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9个,评定三星级党组织5个,创建四星级党组织3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6个。
党员管理“规范化”。建立31名党员县级领导和50名党组(党委)书记、副书记党支部工作联系点,明确“五个一”要求,积极推行“三会一课”审签制度,规范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实施党员档案“一人一档”,推行党员“年检”,每年对党员进行一次考核,结果记入党员档案。依托10个镇办党代表工作室,编组489名省市县镇四级党代表,开展“请上来谈”“沉下去访”“送出去学”等活动315场次。
助推发展“实效化”。精配八大“振兴套餐”,深入开展“党旗引领振兴路”主题活动,123支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1.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80个、产业项目207个、公共服务项目153个。935名振兴“头雁”领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51个,带动3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推行“支部+五联”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69个、引进龙头企业24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27个。
基本保障“多元化”。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计划,投入2000余万元,改造活动阵地30个。组织70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计划,选聘23名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担任“名誉村主任”,培养村级后备人才328名。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建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村干部正职、副职“三岗十四级”薪酬等级序列,健全与岗位等级、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相挂钩,逐年增长、动态调整的在职村干部薪酬制度,村干部人均月增资达380元。
(供稿:商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