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市不断深化城市党建“双融共治”模式,突出多方联动、服务治理、考核评价三个重点,抓实抓细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持续推动“五同”工作机制见实见效。
多方联动“一盘棋”。共建单位选派一名分管领导担任社区兼职委员,每季度参加社区党建联席会议,推进共建协议事项落地,确定一名联络员,定期主动与社区联系沟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每月组织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日”。社区结合实际,将报到党员“整编成团、细分成组”,加入各类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满足群众“微心愿”“微诉求”。在职党员干部自觉服从社区统一调配,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和兴趣特长,认领2个以上志愿服务岗位,每年参加服务时间累积不少于20小时、积分不低于20分。今年以来,98个共建单位组织2820名党员到社区报到,组建志愿服务队68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0次。
服务治理“一张网”。按照科学设置、便于管理的原则,市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城市创建、防汛防滑、综合治理、疫情防控等职能网格,将共建单位承担的社区治理任务整合到同一个社区,形成“一网联动”新格局。健全完善“小区-楼栋-单元-户”四级网格,在职党员干部主动融入社区担任党小组长、楼栋长、网格员,积极践行“两邻”“两亲”理念,开展机关党员“十进社区”为民服务活动,履行联网格包户责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创新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工作机制,社区根据工作和群众需求申报项目,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共建单位结合职能优势,认领服务项目。今年以来,调整优化社区网格91个,配齐楼栋长146名,党小组长和网格员1691名,社区申报项目43个,确定重点项目21个,解决民生诉求10个。
考核评价“一把尺”。党员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单位党组织负责日常管理,社区党组织负责八小时外社区表现。采取季度评价和年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按60%和40%权重计分,每季度由社区评估打分,并通报履职尽责情况,年底由城关镇党委形成最终评议结果。共建单位和党员干部参与报到服务情况,列入党建年度考核内容,结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民主评议和党内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构建“工作在单位、服务到社区、奉献双岗位”的长效机制。
供稿:旬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