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紫阳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党组织设置,成立社区“大总支”,构建以城关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个联动“总调度”
“‘大总支’的成立,便于社区与驻区单位的联系,不论是咨询问题还是请驻区单位帮忙解决问题,效率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环城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对社区“大总支”的成立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总支’,大在总支委员人数多,大在党组织、单位覆盖面广。如城关镇西关社区大总支,专兼职委员共有17名,专兼职副书记有7名,辐射基层党组织16个,驻区单位19个。大总支不是一级党组织,而是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社区的区域统筹、协调功能,解决了社区想联系又不好意思直接联系驻区单位的尴尬境地,切实有利于社区整合资源,解决社区治理难题。”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李万军说到。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驻区单位对社区共驻共建热情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共驻共建融合不够问题,紫阳县创新工作思路,印发《关于成立城关镇城市社区“大总支”的通知》,把社区共建共驻单位分管领导吸纳为社区“大总支”兼职委员,“大总支”书记和副书记分别由社区联镇领导和社区党总支(党支部)书记担任,形成了社区有需求、城关镇统筹、共建共驻单位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吹哨的精准度、社区共驻共建的融合度。截止目前,紫阳县成立城市社区“大总支”6个。
三个机制促落实
“新华电梯楼摩托车乱放的问题,我们马上进行核查处理。”“经贸局家属楼公共厕所立马维修”“指导农业局二期尽快成立业主委员会”“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在环城路社区“大总支”联席会议上,30个“委员”根据单位职责和资源,就社区提出的38项需求清单现场表态。
“大总支联席会议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有时候一月一次,时间不定,主要根据工作需要而决定。今天的会议主要是安排精准对接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最终形成项目清单抓落实。”城关镇党委副书记谭正红说。
为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烦心事、操心事,紫阳县建立联席会议协商制、服务事项清单制、完成结果考核制,即建立居民需求清单、驻区单位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把群众需求收起来,把单位资源“众筹”起来,把问题分解细化开来。项目清单完成情况定期研判,对未按时销号的,社区及时提醒督促,把完成情况纳入共驻共建单位抓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形成需求有对接、情况能跟踪、效果看得见的闭环链。
千名党员抓服务
仁和社区里,一支红马褂小分队正在街道上穿梭,有拿火钳捡垃圾的,有清理水沟的,有清扫路面的,有铲垃圾的......好一派繁忙景象。
在环城路社区,人民调解队正在调处矛盾、化解纠纷、普及法律知识;红色送教队伍正穿梭在楼宇门户之间,为学生送知识、送温暖。
在会仙桥社区,困难党员慰问活动正在开展,党的关怀在困难群众中悄然散开。
......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进社区,能真正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对党员来说是一次历练,是对他们工作作风的考验,对建立良好的党群关系很有帮助。”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雷红民说道。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紫阳县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为民服务的通知》,要求每名党员每月至少参加1次社区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每年参加服务时间累积不少于20小时,及时对接,满足群众“微心愿”“微诉求”,力所能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116个驻区单位已到社区报到,1609名党员已进入社区开展义诊、法律服务、环境治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帮助社区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79件,办好事实事368件。
供稿:中共紫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