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探索推行“五式联动”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持续加强对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困难党员、老年党员的管理,着力推动党员管理工作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
在职党员“目标式”管理。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坚持常态化开展“双报到”活动,通过“五微”服务,引导在职党员自觉参与到城市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中,激励在职党员在自身建设、服务群众中担当作为,全县1876名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五微”服务活动226次,为居民办理实事299件。
无职党员“设岗式”管理。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按照“因人设岗、人岗匹配”原则,根据无职党员能力特长有针对性的设置红色管家服务岗、惠民政策宣传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等岗位,让“无岗”变“有岗”,先后有200余名无职党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起,发放各类宣传材料8000余份,征集“三无”小区治理意见建议180余条。
流动党员“服务式”管理。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实行流入党员和流出党员双向管理,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和家乡动态,了解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督促流动党员亮身份、履义务、当先锋,全县589名流动党员建立各类联系群60个,参与组织活动190余次。
困难党员“帮扶式”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对困难党员全面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将困难党员纳入党内关怀、爱心济困、民政救助、困难职工救助等范畴,推行结对帮扶机制,及时开展走访慰问,确保党员患病时有探望、生活困难时有扶持、重大节日有慰问,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慰问活动35余次,慰问困难党员150余人次。
老年党员“关怀式”管理。常态化开展好“送学上门、关怀到家”活动,帮助老年党员开展理论学习、进行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建议、解决问题诉求。同时充分发挥老党员威望高、见识广、经验足、时间多的优势,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柔性”参与村级发展规划、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事务,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为。
供稿:商洛市柞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