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兴平:“双向奔赴” 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12 15:48 作者:郝泽昊

流动党员管理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近年来,兴平市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用好“双向奔赴”来“对症下药”,让流动党员在流动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开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

双向渠道互通,破解管理难问题。建立“1+1或1+N”双向联系机制,指定18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担当流动党员“红色联络员”,负责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社区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意见、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职责等5项管理制度,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党组织,让流动党员“漂泊有港湾、离家有组织”。明确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要求党支部书记每季度至少与流动党员谈心1次,杜绝“组织缺位”现象。

双向资源共享,破解学习难问题。健全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体系,坚持线上、线下“双线”教育并行,流出地、流入地资源共享。拓宽组织生活开展方式,依托学习强国、“兴平先锋”公众号、“兴组视频”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开展“云”教育,组织流动党员参加民主议事、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微信群等互联网平台向流动党员通报党支部有关决议和重大事项,推介党务知识、政策法规、时政要闻等内容,引导流动党员“掌上”学习、“随身”学习。今年以来通过线上平台,组织冬春训、线上党课等15余场,在线上学习的流动党员达0.7万余人次,做到了“离家不离训,流动不流学”。

双向发展共谋,破解服务难问题。优化活动载体。积极与人社、司法等部门协调配合,为流动党员提供技能培训、法律维权等服务,持续提高流动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健全返乡创业激励制度。积极对接农业农村、水利、乡村振兴等涉农部门,对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支持,吸引优秀流动党员投身乡村振兴。健全考核制度。不断完善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奖惩为主要内容的党员责任目标管理制度,一方面树立先进典型,对作出较大贡献的优秀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另一方面加强对不合格流动党员处置力度,引导和激发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供稿:兴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