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安康市汉滨区:聚焦“建育管用” 锻造先锋队伍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5-23 16:32 作者:杨钊

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汉滨区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从“优化体系建设、加强党性教育、抓好监督管理、拓展服务深度”四方面发力,锻造出一支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聚焦系统推进,高质量建设教育管理体系。构建“联动式”工作格局。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纪检、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协同,建立党员教育领导协调机制,一体推进全区党员教育管理。搭建“体系化”教育矩阵。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按照区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工作思路,统筹建强各类阵地,打造“区委党校+教育基地+远教站点”三位一体教育矩阵。创建“全方位”考评机制。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日常督导检查的重要依据,同步纳入党(工)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党员教育管理责任。

聚焦培训赋能,多维度提升教育管理质量。紧盯政治建设主线条。突出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开展各类主题班次、巡回宣讲65期,覆盖基层党员1.95万人次。注重精准滴灌全领域。按照抓什么训什么、管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因材按需施教,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开展各领域培训36期,结合“党课开讲啦”“汉滨讲坛”广泛开展“六进六讲”活动3800多场次。解锁党课教学新模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利用“安康智慧党建”“汉滨先锋”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打造“掌上课堂”,全区1040个基层党组织全覆盖建立网络党支部,3万余名党员实现“云”上“充电”;线下发挥区委党校和27个乡镇(街道)教学点,6所市、区级党性教育基地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不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聚焦严管厚爱,全周期强化教育管理链条。严把关口“选苗”。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前置政治审查制度,印发《汉滨区发展党员实时登记办法》,实行“一人一档、一步一审”全程纪实、跟踪培养,从“入口端”保证党员群体质量。严抓日常“护苗”。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统一制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一本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行积分管理,出台《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从党员政治思想、作用发挥、遵规守纪等方面量化积分、纪实评价,促进党员经常受教育,率先做表率。严保待遇“爱苗”。加强激励关怀,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坚持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大决策党员先知道、先讨论、先行动,确保党员权利不淡化;用好党内关爱机制,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确保党组织关怀不缺位;依据党员积分和工作实绩,大力表彰先进、培树典型、推荐重用,让党员有奔头有干头有劲头。

聚焦作用发挥,多举措淬炼硬核党员队伍。实施一线历练。分批选派175名年轻党员干部到项目建设一线、乡村振兴一线、疫情防控一线和信访维稳一线“四个一线”挂职锻炼,1.1万余名党员先后投身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主战场,在一线锤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双向服务。做实做优“双报到”工作,签订党组织共建协议148份,落实共驻共建项目85个,2100余名在职党员认领社区服务岗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13支,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实践活动1300余次。树牢宗旨意识。深化“秦巴明珠党旗红、亮牌对标争先锋”实践活动,引导全区党员亮出担当、找出差距、作出表率,不断增强服务群众意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带头收集化解群众困难诉求4700余件,办理实事好事6300余件,受益群众达13.75万余人,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

供稿:安康市汉滨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