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州区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探索实施由党支部统领,听群众“提事”、由群众“定事”、为群众“办事”的“三事工作法”,走出了网格化管理服务精细化、规范化的新途径。
拿好本子听群众“提事”。畅通群众线下呼叫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的管理服务作用,3440名网格员拿好“网格问题本”采取上门入户走访、网格日常巡查等方式,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逐一记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清单,选派网格员一对一解决落实,每个网格设立“问题墙+回音壁”,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提事。健全线上问题反馈渠道。建立网格微信服务群,公布网格服务电话,同时,针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设置点对点服务热线,网格员每日探视谈心,全天候为此类群体保驾护航。通过“线上+线下”问需,与群众积极对话,让群众无障碍提事,全力使网格管理的“问题本”变成服务群众的“满意本”。
搬好凳子由群众“定事”。坚持民事民议、协商共治的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将“5号议事日”平台与网格协商议事统筹衔接,针对群众在网格内提出的各类问题,网格党组织联合物业负责人、群众代表进行研究核查,对重点事项拿出解决方案后,召开定事“板凳会”,邀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网格长及相关方参与论证并进行民主表决,不通过的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进行审查修改,通过后报网格党组织备案,向全体居民进行公开,无异议后通过居民自办、网格员代办、包联单位联办等途径组织实施。通过群众“定事”机制顺利解决吴家社区锦绣绿地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公司无法正常履职,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问题,实现了群众事“大家议、大家定”的初衷。
用好方子为群众“办事”。紧贴群众需求,精准“把脉”制约乡村振兴的法律援助缺失问题,综合运用政法干警懂法律、善调解的优势,选派政法干警进网格担任“乡村政法书记”,按照“1+1+4”工作模式,每名政法干警包联1个网格,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法治宣传、一次矛盾纠纷化解,每季度全面开展一次风险隐患排查,每年创建一次平安村(社区),切实为网格注入了“法治力量”。同时,组建“华务员”志愿者服务队,累计进小区、进农村开展“红色微服务”“普法宣传”“红色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260余次,全力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供稿:华州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