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川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安全运行、执法业务能力提升、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务引领业务、融合业务、寓于服务的实践路径,用“绣花精神”抓好城市管理,努力打造更干净、更有序的城市环境,扎实推动“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
党务引领业务,打造担当作为的队伍。通过“三会一课”、线上APP、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教育干部职工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奋勇争先、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久久为功六种作风。先后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12次,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规范》等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城市管理相关文件。开展了“执法人员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队列训练、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善打硬仗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为城市管理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开展“最美城市劳动者”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敬业精神,展现城市管理系统务实、责任、奉献和担当的良好作风,激励全局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党务融合业务,打造能力过硬的队伍。面对城市管理新的职能和任务,积极探索和推行“党建+”的新时代城市管理工作模式,实现党务工作与行政业务的深度融合。围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任务,强服务、办实事,防风险、守底线,盯重点、增质效。开展施工围挡、违法建筑、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生活垃圾非法倾倒、餐饮油烟和生活噪音污染等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提高执法效能。截至目前,共作出各类行政处罚决定39起,其中乱倒泔水、垃圾20起、大型车辆驶入城市禁行道路23起、违法建设2起,有效打击城市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开展城市道路环境、城乡人居环境、市场商圈环境、公园广场环境、公厕站点环境、工地地块环境等提升行动,当好城市“管家”,集中对县城主要街道9条、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4个、城中村5个区域开展集中整治,并对全县18所公厕进行了全面清洗和常态化保洁,全力保障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城管突击队、应急抢险队“尖兵”作用,在文明创建、防汛救灾、铲冰除雪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生动展现担当奉献、一心为民的新时代城管精神。
党务寓于服务,打造富有温度的队伍。延伸党建工作触角,进一步打响“城管服务”党建品牌建设。有序管理夜市早市、自由市场,严格管控出店经营,规范管理各类“小修摊”,以市容善治提升民生“温度”。在体育路和东关大街、龙翔北路、凤栖小区西门等区域设立早市、夜市,规划临时摊点70余个,助力市场快速恢复活力。3月初,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在金凤广场开展为期15天的春季商品展销暨美食节活动,设置摊位60余个,增加群众收入300余万元,取得较好成效。同时,最大限度挖掘消费潜力,政企配合打造文化北巷“洛川美食一条街”,目前基础设施已建成,预计6月底招商运营。深入开展“文明出行、规范停车”教育、警示和宣传,不断提升市民文明意识。按照“科学施划、应划尽划”原则,对辖区内非机动车停车位全面排查,增划补划,动态维护,标线清晰,标识完善,启用北关小学智能停车场,目前新增的车位60个已投入使用,同时盘活闲置资源,在龙阳金都人行道规划车位25个,缓解周边群众停车难问题。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组织人员定期对街道路牌、路灯、广告宣传设施、垃圾桶等市政环卫设施进行了全面维护和加固,累计维修垃圾桶27个、果皮箱8个,更换井盖12套、井箅16套,疏通排水管道4处,疏通雨水篦子24个,维修破损人行道355平方米,抢修中心街信合和水利小学门口路面沉陷135平方米,维修路灯48盏次,保障了县城道路通行安全、市政设施正常运行和县城环境容貌形象的整体提升。持续深入推进“绿化美化靓化”行动,除了“见缝插绿”,对缺失老化区域进行更换补植,在街头绿地提质方面,对凤栖街、高速出口公园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共栽植乔木及各种造型球1588棵(株),栽植绿篱、色带、飘带4028平方米,铺设草皮及种花种草6880平方米,整理绿化带用地4125平方米,各类养护修剪19000平方米,提升了城市品位,扮靓了城市形象;以“减量、规范、安全、美观”为标准要求,推进门头牌匾全程化治理,对各类问题广告、隐患广告动态摸排、应拆尽拆,保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上半年累计清理乱吊挂、乱堆放670余处,取缔乱设摊、占道经营420余起,拆除和规范广告牌匾70余块,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容市貌整洁有序。
(供稿:洛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