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残联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咬住干部作风能力提升不放松,加大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关心关爱力度,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温度,竭力让残疾人感受到“暖暖的幸福”。
理论学习促认识提高,努力构建系统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将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思想认识的必要途径,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每周一上午八点半定为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时间,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延安精神等重要内容,采取主要领导领着学、理论研讨融入学、结合工作贯通学,持续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修养和道德素养。
以理论学习促认识提高,以认识提高促体系建设,市残联把强化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开展工作的立足点:搭建好帮扶农村残疾人的“四梁八柱”,制定出台《延安市残联常态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帮工作实施方案》,将符合条件的954人纳入监测。织密残疾人社会保障网络,确立了城乡一体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规定了成年人每月60元、儿童每月100元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金额;明确了一级残疾每月120元、二级残疾每月8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形成了“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23年全市所有残疾人享受医疗保险个人不缴费,为83405名残疾人、18741名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代缴服务;不断加大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力度,为69名重度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3万元。
“我们经常讲优化营商环境,对残联来说,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在哪里?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一个城市的温度,取决于这个城市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便利度。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构建起保障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制度的温馨惠及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让环境优化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时,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姬涛说道。
业务学习促能力提升,牢牢兜住残疾人家庭民生保障底线
将严管厚爱作为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的重要抓手,利用延安红色资源优势,用活“理论课堂、红色课堂、实践课堂”,把业务学习放在红色教育资源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营造权责明晰、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把业务能力量在遵守制度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干部职工意志品格,全力打造阳光志愿服务队,把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在为残疾人解难题上。
结合“残疾预防日”“全国助残日”,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宣传残疾人事业“一法四条例”、残疾预防相关知识,组织开展残疾人义诊活动,号召社会各界为残疾人就业招聘、物资捐助、儿童福利院帮扶、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等方面作出贡献。完善康复服务设施,支持建设延安新东康复医院、延安高新医院等7所康复定点医院,引导残疾人康复机构错位发展。灵活残疾儿童康复机制,家长可自主选择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并为每位儿童提供每月2000元康复训练费和500元送训费的补助;加大社区康复支持力度,提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发展家庭康复,通过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儿童康复效果。继续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项目,支持签约医生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辅具维修和适配等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签约3362人。
患有先天性侏儒症的马连胜,两个孩子正在小学念书,高龄的母亲多年前因中风导致下肢瘫痪,妻子因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无力而生活不能自理,生活非常困难。残联为马连胜实施了无障碍改造项目,安装低位橱柜、入户坡道改造、无障碍卫生间改造,为他的家庭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残联还为他购买了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减轻了经济负担。
化解难题促就业创业,推动残疾群体牢牢端住手中的饭碗
加大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变“输血帮扶”为“造血帮扶”,让残疾人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费优惠扶持政策,扶持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1家,安置残疾人就业51名;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和奖励制度,开展盲人按摩、残疾人电商、美容美发及农村残疾人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投入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资金153万元;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召开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帮助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2人,提供居家托养就业岗位145个,签订用工协议4人。
持续强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出台了《2023年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教就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一人一策”就业帮扶、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招聘会等活动,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截至目前,投入350万元对266户困难残疾人给予阳光增收和自主创业项目扶持,扶持农村助残增收基地1个、“美丽工坊”1个。在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期间,联合9家私营企业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200余名残疾人开展职业能力评估及用工咨询,提供就业岗位109个,达成意向39人。
残疾人屈万平原是一名普通农民,经电商培训后,通过网络签订苹果购销订单39000笔,销售洛川苹果5万箱60万斤;目前,“屈万平”苹果已经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洛川残疾人孵化基地免费让屈万平入驻,并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屈万平不但实现了自己脱贫致富,还带领村民以及全县近百名残疾人通过电商进行创业。2017年,屈万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作风提升促服务优化,全面提升困难残疾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教育引导、选人用人激励、教育警示相结合,推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服务提高。
6月上旬,围绕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在重庆大学举办残联系统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坚持“有为才有位”,提拔使用2名实绩突出、堪当重任的副科级干部,给1名干部晋升了职级。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学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青海省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延安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以反面案例教育警示干部。
上半年,累计为609名0-12岁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训练救助,对全市700户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解决了残疾人家庭的“近忧”。在市图书馆建成视障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馆、有声读物、无障碍影视电影等,在世界读书日组织50多名视障人士代表进行了“阅读”体验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邀请河北燕赵残疾人艺术团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奋进新征程 逐梦新时代”延安市2023年残疾人文化周爱心助残文艺晚会,倡导社会各界更好地关注弱势群体、彰显仁爱之心,让残疾人坚信心中有希望、明天会更好。
目前,市残联正在积极筹备举办第三届全市残运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给残疾人提供一个赛场上彰显风采的舞台。
(供稿:延安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