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凤翔区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代表、选调生、“两新”组织威望高、热情足、联系广的优势,积极组建3个合力小组,坚持“每月帮扶、一季报告、半年研判”工作机制,营造聚力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加速乡村振兴和推进“四型”社区建设贡献组织力量。
一、顶层设计发力,高点规划“一盘棋”
坚持部署、落实、管理“三步走”思路,统筹推进加快落实。一是精心谋划,快速部署。4月11日召开了全区干部人才合力小组工作部署会,围绕目标对内容再梳理、任务再分解、工作再细化。各合力小组牢固树立和践行“聚合力、解难题、促发展”的理念,把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将帮扶“计划图”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四型”社区建设的“实景图”。二是对标需求,精准服务。组织开展座谈,进行走访调研,坚持每月深入结对村(社区)了解实际情况,摸清摸准存在问题与迫切需求,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环境整治、个性需求等重点工作任务建立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细化“任务图”、明确“时间表”,倒排时序进度,精准有效开展帮扶活动。三是夯实责任,加快落实。坚持抓落实、求实效,严格落实合力小组组长负责制,按月报送《干部人才合力团帮扶工作纪实表》,分季度上报任务清单、完成清单、问题清单,半年一次对合力帮扶工作存在问题、成果成效进行分析研判,对帮扶工作全链条管理,形成“有部署安排、有过程跟踪、有成果成效、有问题反馈”的工作机制。
二、组织推进有序,主动贡献“一份力”
结合党代表、选调生、“两新”组织特点优势和职责任务,有效开展各类帮扶活动。一是暖心服务,多点辐射。党代表合力小组以党代表工作室为服务联络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询群众最关心的事、说群众愿意听的理、办群众得实惠的事,收集社情民意,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小区走访,为“四型”社区创建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开展糖尿病基础知识及预防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为老年人免费提供测血压和测血糖服务,便民服务温暖人心;开展“守护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群众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紧扣民需开展志愿活动,开展农技培训、教育医疗、法律援助志愿活动3次,实现“民呼我应”,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协调沟通,多线推进。选调生合力小组坚持从实际出发,主动作为、靠前帮扶,发挥多线联络特长,深入六营村开展帮扶工作10余次,积极为民间艺术发展建言献策,六营民俗村“庭院经济”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展示;“三夏”期间,协调调配收割播种机10台,保障3000亩夏收任务顺利完成;协助筹备产业帮扶现场会、项目观摩会、体验园开园等活动,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结对帮扶,多面覆盖。“两新”组织合力小组立足企业实际,与乡村振兴示范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通过“主题党日”共过、班子队伍联建等方式深化交流合作,不断发挥“两新”合力小组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文旅宣传、送教下乡、民生关怀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服务,通过跨层次、跨行业协同管理,先后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四期6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45个,形成多级互动、多面覆盖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为政府减负增效,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建设有效衔接。
三、配套支持用力,助推发展“一条心”
凤翔合力小组聚焦作用发挥,把帮扶成效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一是紧贴需求,靶向帮扶。各合力小组实行“订单帮扶”,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开展帮扶活动100余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43.63万元,受益群众6309人,助力销售红薯、大葱、胡萝卜等农产品2000余斤,极大地解决了群众民生、就业和增收问题。二是项目调动,激发活力。选调生合力小组积极沟通对接,投资200万元的六营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两新”组织合作小组主动谋划,柳林酒业与宋村合作实施了200亩大葱种植项目,育才幼儿园在马村建设了育才快乐农场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发展活力。三是发挥优势,惠农增收。凤翔区积极引导职业农民协会农业专家发挥行业及人才优势,在进行果木栽培技术指导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杨凌农高会、农民丰收节展销、外出授课推销介绍等多种方式大力推介凤翔苹果等农特产品,近两年共帮助果农销售苹果、桃等530万斤,实现增收1481余万元。
(供稿: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组织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