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洛南县:“三联三提升”推动基层党建走深走实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8-01 14:16 作者:杨斌 张燕 罗莹

今年以来,洛南县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全年重点任务目标,扎实推进“三联三促”活动,突出基层组织、人才队伍、社会治理三项重点,以“三联三提升”为抓手,着力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助推基层党建工作提档升级,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组织联建,提升基层党建堡垒作用发挥。制定《洛南县关于开展“三联三促”活动的实施方案》,创新组织联建、资源联合、人才联动、服务联抓、产业联创的“五联”模式,以“汉字故里旗正红”党建主题活动为统领,创新实施头雁引领、智雁帮富、雏雁培育、归雁招引、飞雁反哺“五雁工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创建达标提升行动。建立“村分四类、三色预警”、村村联建、支部共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农村富民型、社区服务型、机关效能型、企业效益型、学校质量型、医院温馨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打造“党员驻村兴农”“头雁带富领飞”示范点42个,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打造村村帮建、村社联建、村企共建、小村合建、龙头领建、机关援建“六联共建”党组织122个,实施村干部老带新390对、村党支部强带弱48对;持续开展以村级党组织争创“五面红旗村”、村级党支部书记争当“六星书记”为主要内容的“树旗评星”活动,评选乡村振兴五面红旗村15个、六星村级党组织书记21名,全面激发党员队伍激情活力。建立烤烟产业、绿色蔬菜产业、豆腐产业、草编产业等产业党组织,组建成立全市首家康养产业党建联盟,以从事康养产业的党代表和“两代一委”为成员,探索构建“1+3+N”的党建联盟运行模式,推进全县康养产业培育壮大,唱响“汉字故里·避暑名城·康养洛南”品牌。

人才联动,提升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召开县委人才工作会,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十条措施》《人才创业“两联两包两支持”服务管理办法》,在产业链上招引各类人才570余名;建立陕西省畜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洛南工作站,选派241名干部分类组建9支人才服务团,常态开展精准服务工作,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有效释放。会同编办、人社局深入开展人才工作大调研,聚焦城乡建设、现代农业、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领域,摸清人才需求,科学编制2023年度洛南县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印发《关于开展县级人才工作示范点创建提升工作的通知》,持续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做好人才创业平台、创新平台和服务平台等三类平台建设,支持环亚源等5家“链主”企业主动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院站、所、点等人才平台建设提质增效,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选派241名专业技术干部,分类组织9支人才服务团,推行“211”工作法,每月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开展活动至少1次,开展“一对一”帮扶、“N对一”服务、“点对点”合作等帮扶模式,今年以来共开展服务活动35场次。制定《洛南县实施“五雁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举办“耕耘者振兴计划”、全县村级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作风能力培训班,建立“五雁”工作台账,制定《实施“五雁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十条措施”》,支持196名村级头雁进行学历提升,159名智雁为民办实事489件,储备村级雏雁1654人,61名归雁回村任职,518名飞雁反哺家乡发展。

服务联抓,提升基层党建治理作用发挥。制定《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方案》,构建形成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融”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推行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党员群众“双百制”考评、积分制、村民说事制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创新实施以“微课堂”“微团队”“微阵地”“微榜样”“微积分”“微产业”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五微不至”行动。建立社区“双报到”和“双考双评”机制,全县110余个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赴社区报到,1700名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2000余个,开展志愿服务89场。结合镇(办)特色,打造城关街道等3个镇(街道)示范点和永坪村、罗坡村等8个村(社区)示范点。严格按照《关于在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一年十件实事”活动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一年十件实事”活动,截至7月中旬,全县各村级党组织共承诺实事2480件,目前已完成1582件。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