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农村发展新生力量,临渭区通过“选苗”“壮苗”“蹲苗”三措并举,抓实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基层队伍后继有人。
筑巢引凤,拓宽视野“选苗子”。夯实“组织牵头、部门协调、街镇主抓、村级实施”四方责任链条,发动行业部门、街镇、村干部、驻村干部等各方力量,常态化开展摸底调研,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激励各类人才返乡担任村“两委”成员的六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五类人员,落实政治上优待、能力上提升、待遇上保障、政策上倾斜、组织上强化等激励举措,吸引条件成熟、爱农村、懂发展、善服务的人才600余名,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
雏燕帮带,固本培元“壮苗子”。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壮苗行动”,通过培育搭建“导师帮带团”“新时代乡贤顾问团”“乡村振兴促进会”“支部联盟”“青年合作社”“人才驿站”六支队伍,选聘100名农村经验丰富的导师帮带136名年轻镇村干部,对接108名“乡贤”回村建言献策,外引39名“乡村振兴新村民”为乡村振兴贡献组织和人才力量,确保将所有村级后备力量纳入“1+N”传帮带范畴,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乡贤”、“新村民”等通过共管共帮共带方式,与村级后备力量进行结对帮带,从思想、工作、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传帮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时时掌握生活、工作、学习、思想等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制定一人一策,帮助村级后备干部快速成长,有效点燃组织振兴“红色引擎”。
固巢留凤,激励保障“蹲苗子”。实施“头雁提升”工程,将村级后备力量能力培训纳入村“两委”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范畴,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实践操作等方式,指导街镇累计开展村“两委”干部及村级后备力量全覆盖轮训30余期5000余人次,5名党组织带头人赴域外参加培训,6名村级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行动,提升基层干部干事履职、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注重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了解后备干部现实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关注,对服务能力好、发展能力强、群众普遍认可的后备力量,在村“两委”班子人员需要补充的前提下,推荐通过法定程序选入村干部队伍,调动村级后备力量到村干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供稿:临渭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