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区双照街道庞南刘村积极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有效途径,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用好“金钥匙”打开“致富门”。把发展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流转土地518亩,建成蔬菜水果大棚54座,大跨度拱形温室2个,为村民增收寻找新路子。全力依托党支部“纽带”作用,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对农户进行指导,详细讲解标准种植技术,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党员+群众参与”的发展氛围。坚持“特”“优”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求突破,“量身定制”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了时令蔬菜、草莓、甜瓜、自磨面粉、食用油等“一村一品”产业名片,通过电商“互联网+”模式,让农产品“上线”。大棚种植区、大田蔬菜种植区、基本农田粮食种植区、油葵油菜观赏区等“一园八区”打造出了“农业有干头、农民有奔头、农村有看头”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用活“智囊团”走稳“治理路”。庞南刘村成立了由老党员、老书记、老村长、老乡贤、老工匠组成的“五老说事团”,充分发挥基层“五老”队伍“熟人”作用,利用“五老”的身份优势、经验优势和资源优势,自2021年5月说事团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70余批,其中当场调处解决60件,群众满意率高达99%,让“五老说事”成为村民们唠家常、说心事、调解矛盾和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治理之路。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营造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传播乡村文明新风尚,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婆婆”道德模范,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公开宣传表彰,充分弘扬敬老爱老、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在全村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让村民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真正以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用足“知识库”掀起“文明风”。7月10至26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葱乡村振兴实践团”师生12人利用暑假在庞南刘村开展了科技兴农、教育帮扶、社情调研、理论宣讲、环境保护和科技文化卫生知识讲座等研学活动,送上研学“文化餐”。围绕“读有书屋、学有指导”工作目标,建成了集休闲与阅读为一体的农家书屋,藏书达1000余册,包括党史、人物传记、儿童绘画、农牧养殖技术等各类书籍,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阅读需要,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科学书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广场舞、戏曲下乡等民俗庆祝活动,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筑牢文化根基。
供稿: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