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阎良区坚持抓人促事、以人兴事,紧盯建强“头雁”、招引人才、凝聚群众,下实功、出实招、用实力,奋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开新局、出实效。
干部激情壮,事业才兴旺。紧盯群众急难愁盼,连续3年向街、村干部下发问题整改和亮点实绩订单,点单赋责、亮单督责、评单比责、考单兑责闭环督进,年初亮承诺、年中晒进度、季度“比武打擂”、年底评比观摩,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1500余件。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内容,每月设主题,选取部分村书记,同台实战竞技、集中头脑风暴、现场观摩论证,促进张口能讲、坐下能谋、动手能干,着力推动73名村书记想在一处、干在一处、比在一处。围绕党建订单办理、重点工作推进等10方面内容,为村书记建立实绩档案,月建档包抓领导签字,季打擂全街书记排名,并作为群众满意率测评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补贴挂钩,实现成绩具体化、评比精准化、奖惩科学化,让跑得慢的有动力、跑得快的有奖励。
人才活水通,振兴有支撑。选派133名干部人才下乡村,协调项目、农技指导、公益活动,各尽所长、各展其能;灵活组建14支帮扶团、顾问团、攻坚团,团结协作、聚力攻坚;推动13对村企共建,7个项目落地实施,吸引社会资本15700余万元,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效应初步形成。坚持“先定村、后定人”“硬抽人、抽硬人”,近三年选优派强驻村第一书记18名。驻村第一书记聚焦村域发展,建立“软硬件”项目清单,定思路、引资源、跑项目,项目落地79个、资金投入6240余万元,多个村面貌大改变、班子大提升。区街村协同实施,联系在外乡贤、企业家等,通过“一元聘金”“联建共建”等方式,推动智力回归、资源回流、产业回乡。
党群心连心,治理更省心。聚焦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深度开发阵地功能,150万资金支持,发动各界资源参与,开发文体等功能室360余间,新建和提升广场230余处,提供茶歇、雨具等10余项微服务,大门常开、群众常来、党群互动,增添烟火气、紧密党群心。支部牵头、骨干带动、群众参与,动员成立自乐班、舞蹈队、球友团等群众性协会743个,吸纳群众近万人。紧抓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契机,探索加强村民议事,试点成立村民议事会,打造“围炉煮茶”议事模式,选取人流量大的时间和地方,与群众就地围桌茶谈,用“接地气”的模式,听取“冒热气”的心声,党群共融共治,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开辟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供稿:阎良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