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华州区:大力实施四项惠民工程 推动服务载体到底到边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9-14 11:31 作者:张楠

华州区坚持把优化为民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工程,利用党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类个性化、精准化的便民惠民服务,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幸福家园的“品质体验”。

延伸社区服务。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设,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推行一窗受理、全程代办、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便民事项一站式办结,公共服务标准化,完善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不断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使用效率,整合党建、治理、服务多种功能,合理划分政务服务、党群活动、综合治理、协商议事、文体康养等功能区域,统筹整合相关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各类活动阵地,向居民群众开放,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同时,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一年十件实事”活动,由社区梳理建立年度为民服务“十件实事”清单,在社区醒目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做好办结落实,将社区“一年十件实事”活动纳入党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完善公共服务。相关职能部门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做起,通过实施市政设施改善提升、农贸市场改造提质、文化广场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项目,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幸福家园”品质。在社区小区探索实施“暖心驿站”“日间照料”“便民书屋”“课后课堂”等各类精细化的服务项目,从“小切口”入手服务“大民生”,让辖区群众获得更便捷更暖心的关怀与照料。

拓展基础服务。以“小区的事不出小区”为导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面向小区党员和居民实行点单式服务,通过议事协调、服务评价、纠纷调处等机制,协调解决乱停车、乱搭盖、物业费纠纷等各类居民问题,使小区居民事有地说、难有人帮、怨有人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居民公约、小区公约等规范作用,培育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引导群众有事多商量、遇事好商量,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化解纠纷,真正做到“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因需孵化一批小区业主自治社会组织,有序引导个性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小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

完善服务机制。深化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包联小区制度,将“街镇吹哨、部门报到”进一步深化为“小区吹哨、部门报到”,促进机关、街镇、社区、小区党建互联互动,推动各类资源下沉到小区,完善充实小区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建立在职党员“单位+社区”双重管理制度,发挥在职党员“八小时外”作用,引导在职党员深度参与社区小区治理。同时,依托“双报到双服务”、“5号议事日”、“三单工作法”、“华务员”志愿服务等服务载体,采取签约共建、主动认领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微心愿”认领等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同时,把党员参与社区小区治理与党员星级评定挂钩,探索以党支部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供稿:华州区党史办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