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旬邑:擦亮乡村振兴“红色”招牌 努力让老区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0-16 16:49 作者:马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只有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引擎,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在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旬邑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旬邑马栏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旬邑老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如何让党的引领优势在老区建设作用发挥更顺畅,让老区的面貌发生更大的变化呢?我认为,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排头兵,首先就必须认识到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找准党建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契合点,把基层党组织的巨大优势转化为推进老区社会治理、群众生活改善、好政策的落地生根的不竭动力。因此,就必须突出抓好老区发展带头人的队伍建设,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成长,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组织体系,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积极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党员群众,凝聚共识,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讲好党的声音,将初心和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让党的理论和实践犹如春风沐雨般沁入民心。

要让乡村振兴战略在老区全面实施与推进,就要切实将人才理念放在关键环节和重要位置,因为干事创业,关键在人。要持续推进后备力量“雏雁”工程,开展设岗定责、定期培训、联系帮扶等活动,加强后备力量,确保村干部队伍有储备、能接续。做到海纳百川、广揽贤才的聚才胸怀,主动拓宽引才聚智的渠道,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套服务,让各行各业中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到农村献策献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添砖加瓦。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及时为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干部排忧解难,撑腰鼓劲,真正做到轻装上阵;要下大力气培养和培育本地人才,通过高职院校以及职业技能就业培训等资源,逐步提升本地青壮年人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贡献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旬邑县紧紧围绕建设关中最美县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县域经济争先进位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发展,蹄疾步稳抓改革,真心实意抓民生,谱写了转型突破、奋勇争先、富民强县的新篇章,全县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殊荣。为了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农民成为绿色空间的守护人,创造更加舒适、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旬邑县积极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有序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农房改善等工作,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开展“乡村治理微实事”活动,积极推广“邦靖调解室”等做法,落实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织密织牢乡村治理的基层组织网络,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基础,用智慧和汗水擦亮“红色”招牌,不断让老区群众环境更加美丽、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系中共旬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