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潼关县把驻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严把人员“选派关”、轮换“交接关”、日常“管理关”、提能“培训关”,锻造一支沉得下、待得住、能干事的驻村队伍,以实际行动谱写潼关乡村振兴新篇章。
严把人员“选派关”,注重人岗适配。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目标,按照“硬选人、选硬人”原则,从全县各部门优秀年轻干部中“优中选优”,明确选派范围、严把资格条件、严格选派程序,为全县16个“五类”村(社区)选派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驻村工作队。同时,对12个没有驻村工作队的村(社区),以“建立一个好班子、理清一个好思路、培育一个好产业、带出一个好村风、美化一个好家园”为目的,由包联单位分管领导作为联络员,实现人员选派全覆盖。
严把轮换“交接关”,精准有序过渡。由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选派单位共同配合,现场指导压茬轮换,通过召开一次支部会、联开一次群众会议、联访一次村情、联办一次民生实事,面对面传、手把手教、全方位带,为新任驻村工作队送上“赋能”套餐,助力“上任即开跑”,确保驻村工作能够“交得好、接得住、跑得开”。
严把日常“管理关”,激励担当作为。严格落实《潼关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管理规定》《潼关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坚持把乡村振兴工作作为中心任务,统一指挥、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党(工)委每周一负责将县级各工作专班任务分解到辖区各村(社区),由包村(社区)领导干部牵头负责,组织村组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包村(社区)联络员共同完成,实行“周汇报、月考核、季通报、年表彰”机制,不断激励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
严把提能“培训关”,激发工作活力。聚焦新选派驻村干部能力提升,建立分类施策、定期轮训、全员培训的驻村工作队培训工作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采取“面对面授课+实地观摩+网络学习”等多形式开展培训,提高驻村干部政策解读能力、政策执行能力、政策落实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供稿:潼关县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