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社区工厂建设,把建设社区工厂作为拓宽群众转移就业渠道、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镇村配合、企业主建;资金撬动、盘活闲置”的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社区工厂建设新路子,有效促进脱贫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激励,政策扶持做加法。为了社区工厂健康有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社区工厂每吸纳一名脱贫劳动力就业给予社区工厂1000元奖励;吸纳的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占员工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按照经营场地租赁费、水电费不超过50%的标准予以补贴;在省市社区工厂相关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社区工厂建设优惠政策,由县财政出资对新建的社区工厂给予5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改建的社区工厂给予1万元-5万元的奖励,大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社区工厂建设的积极性。
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做减法。盘活资源,破解用地限制。鼓励优先利用镇村废弃的旧学校、闲置工厂、老庄基等创办社区工厂;放宽范围,破解年龄限制。对认定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年龄,从人社部门规定的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0周岁放宽至乡村振兴部门规定的男女均为16至65周岁,促进更多的脱贫群众和边缘易致贫群众通过社区工厂实现就业;灵活政策,破解村别人员类别限制。社区工厂建成后优先安置完本村和周边有需求的脱贫劳动力后,对安置残疾、低保等其他困难群体和低收入群众就业人数达到要求的,也给予一次性建设奖补资金。
双业结合,延长链条提效能。按照全县“2+1+X(X≤2)”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黑白红绿”四色产业,引导社区工厂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和就业链,主动镶嵌融入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提高社区工厂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吸纳劳动者就业人数。云阳镇围绕蔬菜产业,建立了一批蔬菜分拣、纸箱包装和电商销售社区工厂;兴隆镇围绕红薯、花椒产业,分别建立了一批花椒包装、花椒油生产、红薯叶茶、红薯叶挂面生产等社区工厂。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