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宜川县交里乡:“五个突出”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10-26 18:05 作者:王云飞

今年以来,宜川县交里乡牢牢把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四方力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推动发展为重心,关口前移、资源下沉,促进乡村振兴迈出重要步伐。

突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振兴。乡党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组织推动作用,对标乡村振兴各项指标,组织各村党支部深入分析研判各自产业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环境、区位优势等因素,坚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高标准完成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塬区抓苹果、川道抓粮食、适宜地块抓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开展“党员带富”工程,加大新优品种改良和高效密植玉米推广,配套发展食用菌产业。

突出能力培养,推动人才振兴。始终把职业农民培养培训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与县农广校对接联系,以村党支部为单位,定期邀请省市县果业专家、粮食专家、养菌专业人员来乡开展集中培训,切实提升群众的科技务农水平。截至目前,共开展了果业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秋季农作物管理、玉米大豆“一喷多促”等培训9期1200余人次。同时,把苹果年营销额20万元以上、种植玉米50亩以上的76名大户作为人才梯队培养重点对象,全面落实“双培双带”长效机制,全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聚能。

突出产业发展,推动生态振兴。按照“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白家庄村发展20座食用菌大棚。村组干部带头、农户自主参与,突出示范引领作用,由责任意识强、养菌热情高的村干部带头抓生产养菌,雇佣村组劳动力参与生产、学习技术,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积极性。今年以来,共实现产值72万元,带动19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增加劳务收入3.2万元。

突出百年牡丹,推动文化振兴。交里乡段塬村种植牡丹有500多年历史,牡丹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交里乡党委坚持把讲好牡丹故事、传承优良乡风作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举办了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做好孟长镇村面花、太泉村剪纸等民俗文化传承,始终把留住乡愁记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今年以来,共举办活动3场,延续了牡丹文化,让乡情乡愁在每个交里人心中落地生根。

突出集体经济,推动组织振兴。紧扣加强农村带头人队伍和集体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坚持把村干部领办企业和利益分配机制有效贯通,充分盘活乡域内闲置民房、老旧学校等闲置资源,加强与辖区内新源天然气公司、浩吉铁路货运站、气井等企业联系对接,通过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并立足自身优势建成青源饲草有限公司和青源生物质颗粒有限公司两家村办企业,成立了交里乡富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承接小微工程,提供就业岗位,形成了村组织能发展、集体有收入、群众能就业的良好局面。

供稿:宜川县交里乡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