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大荔县:优化考核机制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29 08:57 作者:孙睿智

今年以来,大荔县坚持减负与赋能并重,不断优化考核机制,精简压缩考核指标,严格控制考核频次,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简考核指标,筑牢源头管控防线。一是坚持重点工作指向哪里,考核指标就体现到哪里。凡不属于中、省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县重点工作的,无政策依据或超出被考核单位承受范围的,一律不得纳入考核内容。二是按照“总量控制、单项设限”的思路,统筹考核事项清单,确定各类单位指标下达总量,并限定每个考核事项分解数量。2024年以来,连续两年考核指标较2023年减少60%以上。三是凡纳入指标必须精准、细化、量化,体现完成数量、比例。加大整合、压减力度,杜绝重复、打包、套嵌等。严禁把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制作学习笔记、信息发表、领导批示、经验做法等作为考核指标,严格控制减少示范创建和达标活动。

优化考核程序,提升考核质效水平一是减少工作汇报会、资料查阅等传统环节,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核查,以及省市反馈认定、网络直报、适时数据监测等多种方式,构建“互联网 + 考核”新模式,考核时间大幅压减。二是坚持“不开大会、不听汇报、不专门准备资料”的“三不”原则,考核组依托平时收集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项目一线等进行核实验证,通过随机抽查印证工作实绩。三是从严执行考核指标准入和计划报备制度,杜绝“搭便车”“甩责任”现象,构建县考核委员会统筹抓总、分管县级领导包抓、部门联动的考核运行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协同发力的考核工作格局。目前,基层单位用于准备考核的时间减少了70%以上,各类考核台账资料精简了80%以上,基层干部普遍反映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

规范约束机制,推动考核与发展深度融合一是集中对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领域“一票否决”和签订目标责任状事项进行排查清理,全县仅保留“安全生产”一项“一票否决”事项,镇(街道)一级全面取消签订目标责任状,县级职能部门严格控制范围,实行清单化管理。二是建立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直接挂钩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中发现的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大不同”的鲜明导向。三是通过优化考核机制,大荔县多项经济指标位列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先进县”,被确定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核心区”。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