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蓝田县扎实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为基层减负有关要求,着力在突出考核重点、优化考核方式、深化结果运用上下功夫,力求基层考核务实管用,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工作落实上。
聚力聚焦,立起推动发展“硬标尺”
顶层设计,赋能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服务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增强考核内容的引领性和导向性,构建“1+N”考核体系,镇街考核指标分为“党的建设指标+高质量发展指标+特色指标+加减分指标”,县级部门考核指标分为“党的建设指标+市考指标+重点工作指标+加减分指标”。根据各镇街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将镇街考核分为3大类,分别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镇、农文旅融合发展镇、生态产业优先发展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进位争先。
化繁为简,校准实干实绩“检测仪”
科学优化,动真碰硬。严把考核指标“入口关”,下力气优化精简考核指标,对内容相近、重复考核的指标予以取消和合并。下达镇街的指标不能超出街道履职清单事项范围,高质量发展指标精减至41条,党的建设指标精减至30条,指标总数下降明显,切实为基层减轻负担。坚持因地制宜,持续优化考核指标,推动考核评价客观公正、精准高效。同时,每年组建一支队伍一次性集中考核,避免多头考、重复考,减轻基层迎考接待负担。
刚性运用,用好激励鞭策“助推器”
锐意进取,干在实处。健全完善考核结果反馈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绩效奖惩有机衔接,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让干得好的得实惠、干得差的受鞭策。坚持以考正风,持续释放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强烈信号,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结合起来,把积极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引导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扎扎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减负赋能。
供稿:蓝田县考核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