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人社局以党建为舵、以业务为帆,锚定“服务质效提升”核心,从“提能力、提效能、提温度、提底线”四个维度精准聚力,推动党建红与民生暖同频共振。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的“关键小事”、群体保障的“细微之处”,交出了一份“党建引领人社优”的实践答卷。
提能力:筑牢政策落地“直通车”
以“人社业务大讲堂”为载体,常态化开展业务轮训,推动政策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股长带头领学、党员主动示范、干部全员跟进,聚焦社保参保、待遇申领、就业帮扶等群众高频咨询热点,逐条拆解政策、明晰标准。秉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将课堂延伸至服务一线:结合人社“六进”服务,打造“实践课堂”;通过业务能手与青年干部“结对带教”,既传政策解读“硬本领”,又授群众沟通“巧方法”。如今,人社队伍中已涌现出一批业务“一口清”“活字典”,为惠民政策精准落地筑牢能力根基。
提效能:跑出为民办事“加速度”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打出“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强服务”组合拳。全面推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机制,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力促群众少跑腿、好办事。针对退休办理等高频事项,变“坐等上门”为“靠前服务”,提前梳理材料、预审信息,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同时,大力推广线上服务平台,拓展“一网通办”覆盖面,确保“能办的马上办、难办的设法办”,以高效服务把便利与温暖送到群众心间。
提温度:织密群体保障“暖心网”
暖心服务直抵民心,细微之处彰显关怀。春节期间,干部上门慰问返乡务工人员,送去慰问品与就业指引,让奔波一年的劳动者感受“家的温暖”。创新制作短视频情景剧,用群众熟悉的场景、通俗语言解读人社政策,将条文“听得懂、用得上”;设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开辟争议处理“绿色通道”,专人对接、全程跟进,不让劳动者的辛苦钱“打水漂”。面对矛盾纠纷,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掰开揉碎讲政策,用“接地气”的沟通化解心结。一次次耐心服务、一声声温暖问候,织密全周期保障网,让群体获得感持续升温。
提底线:筑牢民生安全“防火墙”
多维度筑牢民生保障根基。聚焦劳动者薪酬权益,严厉打击欠薪行为,畅通维权渠道,让辛勤付出皆有回报;拧紧社保基金“安全阀”,强化监管排查,严堵跑冒滴漏,守护群众“养老钱”“救命钱”;以规范劳动关系为抓手,严查违法用工行为,明确权责边界,让用工更有序、权益更稳固;招聘流程全程阳光操作,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就业公平公正;夯实信访维稳底线,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基石。
(供稿:潼关县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