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 正文
建“暖心驿站”,就医可“刷脸”结算……镇巴紧盯“小切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让惠民实事可感可及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2 08:30 作者:杨露雅 通讯员 冯丹

8月26日,镇巴县城的“暖心驿站”里不时有外卖员出入。有的接点水便匆匆离去;有的停下来充电,休息一会儿,然后骑着电瓶车继续送餐。

“自从有了‘暖心驿站’,我们有地方休息了,送餐效率也高了。驿站是对我们户外工作者的关心和尊重。”快递员张洪伟说。

面对快递员、外卖员普遍面临的“门难进、车难停、电难充”等问题,镇巴县盘活20个小区闲置空间,建成20个集休息、充电、应急于一体的“暖心驿站”,并配备专属车位40个、充电桩20个,精准解决从业者实际困难。

在各个小区穿行的外卖员不再为停车充电犯难;县医院里就诊的老年人只需“刷脸”即可完成医保结算;行政审批窗口办证快到以小时计;乡镇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因专家下沉得到提升;12345热线响应提速,群众满意率攀升……镇巴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作风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为人民服务,只有将作风建设的硬要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真成效,才能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劲动能。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就医反复跑、报销操作复杂”问题,特别是老年群体操作智能设备困难的就医痛点,镇巴县依托国家医保电子凭证系统和生物加密技术,在全县22家医药机构上线医保“刷脸”支付。参保群众不用携带医保卡或操作手机,“刷脸”即可完成报销和自付结算。

8月26日,在镇巴县人民医院收费窗口,65岁的曾林科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脸对准摄像头,几秒钟就完成了支付。

“以前,刷医保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很麻烦。现在,只需要看着摄像头就可以完成支付,真是太方便了。”曾林科说。

面对“看病繁琐”“负担重”等就医痛点,镇巴县靶向施策,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周末门诊等服务举措。同时,强化资源下沉,15名县级专家驻点帮扶、巡回诊疗惠及2020人次,远程影像、心电诊断1731例;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惠及672人次,节省费用8.04万元;科技赋能监管,县级医院安装“反统方”软件,智能监测医药购销风险,筑牢廉洁防线。

今年以来,镇巴县坚持开门办教育、下沉察民情,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施策,推动“学、查、改”一体贯通,切实将作风建设的“要求清单”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干清单”与“满意清单”,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风转变关键看发展实绩与民生温度。目前,各级各部门已兑现民生实事226件。”镇巴县委组织部部长侯绪朋说。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