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荞麦八月花,九月荞麦收到家”。近日,走进陇县河北镇庙坡村,成片的荞麦花浪在风中翻滚,或粉或白,如点点繁星,为大地披上彩色的华衣,承载着人们丰收的希望。据了解,这是该县科技人才帮扶团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荞麦产业专家,根据当地气候、海拔等条件选育的耐寒耐旱、生长期短、产量高的改良新种,有效解决了高海拔冷凉地区粮食作物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陇县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引进筛选新优品种,加大栽培养殖技术研究,为科技兴农富农提供了有力保障。由农业、科协、畜产等部门整合资源,组建科技人才帮扶团10个,服务项目主要涵盖粮油、蔬果、奶山羊、食用菌等4大项。每年年初,通过调研了解各镇及产业强村发展需要,制定年度服务清单和服务内容,按节点投入农业生产,推进服务项目落实。
为保障粮食安全,扎实做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借助“科技小院+合作社+农户”模式,普及良种良技知识,制定玉米、小麦、油菜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各类科普讲座和观摩活动49场次,制作农业知识科技短视频5部,直接服务群众1600余人。紧扣设施蔬菜、棚栽瓜果、奶山羊等特色产业,制定六大关键管理技术标准,指导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解决产品销路不畅、价格较低等难题,推动农业产业向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销售方向发展。
“以前都是群众自己种荞麦,粗放式原始传统种植,规模小、产量低。近年来,在科技人才帮扶团的助力下,我们探索出‘党建引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体+群众土地入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模式,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传承与创新并重,绿色与健康同行理念,走出了一条山绿与民富双赢、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发展新路子。‘赏荞麦花海、尝荞面美食、品农耕文化’已成为我们河北镇一张靓丽的名片。”庙坡村党支部书记感慨地说道。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