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纪检监察 / 正文

富平:以“三化”建设为引擎
驱动纪检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10-29 14:04 作者:张毅 谢欢

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富平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深学习、提质效、固根基”目标,统筹推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全面提升纪检监察“三化”建设质效。

一是突出全覆盖,打造多元化学规“阵”。县纪委常委会示范带头学规,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把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常规议题”。领导班子成员逐条学习研讨,发挥“头雁效应”。对照《关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意见》和《关于认真落实加强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年轻干部、业务骨干结合专项业务、典型案例、疑难纪法问题,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常委会、全干会上讲“纪法”,交流“实战”经验,形成领导带头、部室轮流、全员领学讲法释纪模式。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围绕基层执纪执法中的难点堵点开展研讨交流,实现执纪与执法同向发力、精准发力。

二是注重提质效,构建标准化质量“体系”。修订完善《县纪委信访接待应急处置预案》《检举平台工作指引》《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模拟案卷》,制定《案件受理和协审案件台账》,规范《镇街协作区办案请示模板及文件呈批》等3大类8项制度,对举报处理、办案程序、证据情况、案件定性等进行全方位规范。围绕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安全、案件质量评查等重点环节制作工作提示6期,全流程指导办案实践。牢牢抓住案件质量这个根本,从规范案件受理、严格证据审查、精准量纪着手,建立常委会案件质量评查机制,通过集体研究、案件点评、问题通报,对措施使用、涉案财物、安全文明办案等问题进行“一案一反馈”,推动案件质量稳步提升,确保纪法证据无缝衔接。

三是聚力根基,夯实精准化监督“基石”。深度整合“室组镇”办案力量,按照“1(室)+1(组)+4(街道)+N(被监督单位)”模式,构建片区协作机制,健全4个协作区,实体化联动监督,压实领导班子成员片长职责,实行片区领办专项整治、包保民生实事、合力攻坚复杂案件,对案件质量开展交叉评查,对系统性廉政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形成监督联动、线索联查、案件联办的工作格局。发挥派驻机构集中办公优势,整合力量,明确监督重点、规范监督流程,统筹派驻机构干部参与日常监督、集中整治、审查调查等重点工作,持续释放“驻”的优势和“集”的效能,贯通协同推动派驻监督提质增效。

(供稿:富平县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