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刚满19岁的周坤从城固师范学校毕业,来到了离家30公里的城固县南部山区任教。从此他扎根山区,先后在3所乡村小学工作。
刚参加工作时,面对一群比自己小不到10岁的孩子,周坤像对待自己弟弟妹妹一样将满腔热情付诸教学活动,与孩子们同乐、同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面临工作调整,当他要离开时,孩子们不舍的样子,至今让周坤难忘。
工作中,周坤始终把母校教导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从来没有因为身处偏远的乡村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了教好书,他在工作之余刻苦努力学习,取得了与教育相关的本科文凭。教学中,他刻苦钻研业务,用爱去唤醒孩子们身上的一切美好特质,努力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教给乡村孩子,让他们也能吸收到新鲜的知识营养,茁壮成长。
2003年,因工作需要,周坤调到了阳官教学点工作。教学点教师人数少,实行包班制,同时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无法完成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教学。周坤主动承担了学校的最高年级,也是课程最多的四年级的教学工作。语、数、英一肩挑,还给山区孩子带来了他们最渴望的计算机、体、音、美等课程。2014年、2015年,他指导的学生作品连续在县级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奖,周坤也荣获了“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寒来暑往,周坤从教的足迹始终围绕着大山,从一个偏僻的教学点到另一个更偏僻的教学点。
“我吃了很多苦,但是我努力把最甜的给学生。坚守才有希望,这是我的信念。现在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最锻炼我的几年。”周坤说。
“乡村教师太平凡了,平凡得甚至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职业;乡村教师的工作太平淡了,平淡得好像自己什么也没做;乡村教师的工作太辛苦了,辛苦得许多人都不愿从事这个职业。如今,我的学生的孩子又成为我的学生,我也从一名热血青年变成了中年教师,但为了乡村教育的初心一直没变。”周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