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江与教师这一职业结缘是一个既偶然又必然的选择。2003年春节回家时,他听说家乡学校由于交通不便,条件艰苦,老师纷纷外流,教学质量下降,当时20岁出头的他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决心要留下来当老师,改变学校的面貌。那时,全江已在西安一个不错的企业任部门主管,他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当时的学校因为教师少,每位老师都要兼带多门课程。全江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非师范毕业,要教好书,只有情怀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多门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于是,他白天站一天讲台,晚上拼命钻研新课标,研究每一门课程的特点,反复翻阅教参、看课堂范例,备好课之后再对着镜子演练,经常熬到深夜。为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他先后通过自考和函授取得了一个大专和两个本科学历,还利用各种机会参加职业和技能培训。
教学中,全江用耐心与爱心呵护着每位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信任和鼓舞。他会不失时机地为贫困学生送上安慰、为自卑的学生送上自信、为偏激的学生送上冷静、为退步的学生送上鼓励。
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孩子们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爱。寒假的一个晚上,全江在学校加班,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发现是已经上初中的张小波。张小波一手拿着手电,另一只手里端着一个碗,碗上盖着一块白布,“老师,我路过学校看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蒸了红薯。寒假学校没有开灶,您晚上一定也饿了,快吃吧!”
“这热腾腾的红薯,在我的心里比任何山珍海味都珍贵和香甜啊!现在想起来,老师做到这样,我没有理由不幸福。”全江说。
16年来,全江先后在镇内4所小学任教,兼任教研组长、主任、校长等职务。每到一所学校,他总是最大限度地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旧貌换新颜。他所到过的学校,老师工作更敬业了,学生学习更努力了。
“看到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接受着和城里孩子一样良好的教育,看到一届届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看到国家不断出台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的文件以及听到各种利好消息,我就看到了乡村教育的美好未来。”全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