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十三载接力,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累计支教超115万小时——

青春,在秦岭深处绽放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6 08:25 作者:郭妍

7月,秦岭深处,暑气裹着绿意漫上山坡。

一户户家门被轻轻叩响,长安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正在家访。

当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遇上乡村振兴的需求,长安大学的学子们毅然出发。

2023年9月,团旗高扬,长安大学第十三届研支团正式组建。2024年8月,13名青年背上行囊,奔赴商南县鹿城中学。

他们的到来,为鹿城中学注入了新活力。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首批高中支教志愿者,他们勇敢地挑起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教学的大梁,还兼任副班主任、备课组长、团委干事等重要职务。

一年的支教时间里,他们人均带4个班、每周有16课时以上,服务时长达1800小时。当地师资紧张问题得到切实缓解,1500余名学生也收获了知识和成长。

500余小时的岗前培训给了青年学子施展拳脚的底气。

“出发前,我们接受了支教志愿者专项培训,包括政治素养、师德师风、教学实践、教育心理学等多项内容。”8月19日,支教团团长董芳棋表示,这些知识储备,让他们在踏上支教之路时充满信心。

鹿城中学热情迎接志愿者的到来,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助力他们迅速适应新的岗位。这些年轻又充满活力的支教老师,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课怎么备好?40余节课的集体备课让大家碰撞思路,20余份主备教案教大家打磨细节。经验怎么积累?每日教学复盘找不足,每周主题研讨破难题,支教日记里记满了备课技巧与班级管理心得。

支教团与学生的互动不止于课堂。“暖冬计划”为困难学子送上手套围巾,“点亮微心愿”帮350余名留守儿童圆梦,趣味运动会让校园充满欢笑,还有雷锋月服务、文体艺术节展演、茶山研学实践……师生情谊在活动中升温,青春光芒在秦岭间闪耀。

思想引领从不缺位。2024至2025学年,“筑基·铸魂·领航”工程落地,8期入团积极分子培训班覆盖200余人次。语文课加上红色经典诵读,历史课、政治课融入脱贫攻坚精神案例,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润物无声。

今年8月,支教时光步入尾声,志愿者恋恋不舍地与学生们挥手告别。鹿城中学的孩子们满是不舍,纷纷写下心里话。

“老师,我真的特别舍不得你走。时光怎么如此匆匆,我还没准备好说再见!”

“你是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我会永远把你记在心里。”

“你是第一个夸我写字好看的老师,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你一样优秀,闪闪发光。”

……

同学们真挚的话语,让支教团成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教育不限于教室,它藏在每一声问候里、每一句鼓励中、每一次家校互动间。愿我们能成为那轻柔的云朵,轻轻摇动另一朵云,陪伴孩子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张聪说。

陈星悦在课堂教学中领悟到,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独一无二的光芒。

周占杰收获了深刻的感悟:“教育需要在严格管理与适当放手间找到平衡,精心呵护每一分潜力,耐心等待花开。这种认识,是我此次支教最大的收获。”

自2011年长安大学研支团项目启动以来,13批、151名学子奔赴商南、留坝、凤县等地,累计支教超115万小时,直接教育学生1.3万余人次,帮扶困难留守儿童超1000人次。8月底,新一批研支团队将再次启程。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以青春之力,托举乡村希望,长安大学研支团仍在路上。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