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彬州市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一体联动协同创新,以“校校、校企、产教”三个联动为抓手,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突出校校联动促资源共享、校企联动促成果转化、产教联动促校企人才供给,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出校校联动,构建资源共享“新格局”。以校校联动破题,以资源共享赋能,多维度构建教育资源融通新格局,实现教育资源高效流动与深度融合。一是组建1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与西咸名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辐射带动全市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组织28个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送教90节,讲座50场,累计受益师生1800余名。二是基础教育送教团队赴西藏阿里地区和革吉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送教送培活动,有效促进了两地教育交流。三是与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体化办学签约仪式,联合企业、同类院校成立职业教育联盟,共享实训基地。
突出校企联动,建立同题共答“新机制”。坚持“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是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加速运行咸阳智聚精细化工研究院,在高端能化园区举办专场路演活动,聚焦新材料路演低空经济锂电池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等项目4个,吸引域内20家企业、10家金融机构参与对接交流。二是搭建西安工业大学与陕西万德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桥梁,为破解万德石油高端助剂研发技术瓶颈,解决产品附加值较低的难题,西安工业大学科研团队开展高品质快速响应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开发,与企业达成技术合作。三是有效利用西安科技大学煤炭专业优势,聚焦煤炭绿色安全开采、瓦斯综合治理等关键课题及煤矿“深井高瓦斯”开采等难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彬州市各煤矿与西安科技大学深入合作,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效率。四是持续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以名校资源带动产业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暑期组织第一批学生来彬开展产学研实岗实践活动,让教育供给对接发展需求,形成“校地互促、产学融合”的良性循环。
突出产教联动,开辟职业教育“新路径”。围绕“1+4”产业体系,推动产教融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一是组织职教中心各个专业共计110名学生赴省外顶岗实习、调研研讨,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多家企业洽谈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产教融合职业体系建设。二是12名专业课教师赴陕西宾得瑞矿山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咸阳利德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彬州市中医院、彬州市公刘幼儿园等企业、医院和学校参加跟岗实践,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三是深入推进职普融通,建设成机电技术应用和平面设计2个实训室,为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条件支持;建成“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实训基地”,为广大职教学生争取了新的实习实训机会。
彬州市将持续完善“三个联动”机制,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提供更强支撑。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