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科教文卫 / 正文

陇县卫健局:靶向发力 书写健康民生答卷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10-30 11:04 作者:仝妮 张宝仁

今年以来,陇县卫健局以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在深学、蓄能、正风、增效四个方面靶向发力,着力破解医疗服务工作痛点,为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深学固本,筑牢思想根基。紧抓理论武装和凝心铸魂这一首要任务。“第一议题”筑根基。全面推进“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等作为增强觉悟、提高认识、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0次,开展主题“微党课”72场次,举办主题党日活动10轮次。创新形式促深入。打造“沉浸式”互动学习新模式,以政治生日、主题党日等活动为抓手,将情景模拟和案例教学融入其中,结合医疗行业实际,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教育活动4轮次,引导党员干部在互动中增强服务意识。健全机制固成效。探索“理论培训+考核评估”体系,跟踪入党积极分子成长轨迹,将培训参训情况作为考核评估重要指标,通过量化考核打分,确保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

蓄能强基,锻造过硬队伍。聚焦队伍能力全面提升这一重点任务。卫健讲堂强能力。打造“卫健大讲堂”培训品牌,围绕医德医风建设、应急处置技能、服务流程优化等核心内容,开展“医保新政”等主题讲堂10期,覆盖党员干部1200人次,提升党员干部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青蓝工程”育人才。整合来陇支医和下沉帮教等资源,3家县级公立医院与17家乡镇卫生院签订医共体人员帮扶协议,县镇62名医护人员、17名中级以上医护骨干纵向下沉帮教,6名青年骨干横向交流跟班学习,对接苏陕协作和省市医联体来陇支医13人,引入新项目新技术8项,为基层输送人才、技术和优质服务。实战锻炼造精兵。依据临床、护理等不同业务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常态化开展“三基”实践训练,组织举办技能竞赛、应急场景模拟演练和跨科室协作训练等90余场次,强化医务人员实战能力。

正风肃纪,涵养清廉生态。紧盯作风建设这一关键要点,塑造新风尚。学习教育“治未病”。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读书座谈、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学习活动390余场次,查摆整改问题234个,调研解决群众身边问题21个,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集中整治“动真格”。深入开展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医保基金管理集中整治,建章立制8项,推行“阳光行医”和“十不准”铁规,打造“护理到家”“夜市摆摊”等便民服务品牌,集中整治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涵养文化“树新风”。深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医德标兵评选、举办“医者仁心”主题演讲等活动2次,制定《医德医风考评办法》,建立患者满意度回访机制,评选优秀典型72名,解决投诉纠纷168件,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信任度。

增效为民,优化服务供给。围绕增强为民服务效能这一工作核心,聚力中心“办实事”。组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实现县镇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并网运行,协作开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48例、脑出血手术治疗32例、严重创伤救治472例、高危孕产妇管理514人。全面落实公立医院“4+1”改革,推进“三秦智医”平台部署,全民健康平台互联互通率达100%。优化流程“提效能”。推行线上预约就医和便捷支付服务,3所公立医院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便民服务,开辟特殊人群就诊绿色通道,惠及5.6万人次。推进无假日门诊、夜间门诊等便民服务,开通精神卫生、体重管理、picc护理门诊,验证通过194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清退门诊预交金238万元,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健康服务“零距离”。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动109个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和176个村卫生室全面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组建新型“1+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2个,开展“六进”活动178场次,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根基。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