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 正文

志丹县吴堡便民服务中心:
“果畜循环”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13 11:02 作者:薛锦涛

近年来,志丹县吴堡便民服务中心按照“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合作带动、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把村党支部引领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作为激发党组织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坚定不移走“果畜循环”集体经济发展路子,让党员带头流转土地、示范养殖,合作社统一技术标准、开拓市场,农户以土地、务工入股,使共富密码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作为全县“1551”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践行者,杨圪崂村党支部利用“项目+”模式,投资150余万元建成百头肉牛养殖场,并与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建立技术帮扶机制,从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治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将肉牛养殖场产生的牛粪经无害化处理后,免费提供给周边村组的农田及果园,不仅解决了施肥难题,也为广大果农发展致富产业吃上了“定心丸”。通过逐步建立“种养结合、果畜循环”的集体产业发展雏形,杨圪崂村党支部构建起了“政策引领、主业突出、多元互补、活力迸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增强。

“种养结合、果畜循环”不是单一实践,而是吴堡便民服务中心系统化的产业布局。以杨圪崂村为试点,中心坚持“多元化布局、规范化管理”,锚定“果畜双擎”驱动效应,在高质量发展苹果产业的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千头养猪场、村集体果园、互助资金、百吨果库”四大核心项目建设与运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遍地开花,通过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创新多元运营模式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截至目前,中心5个村党支部领建村集体百头肉牛养殖场1个,存栏西门塔尔肉牛52头;千头养猪场5个,存栏生猪2500头;村集体果园269亩,百吨果库5座,农机服务队2支,互助资金25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10万元。吴堡便民服务中心用循环经济的智慧,将“生态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让村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流向百姓的“钱袋子”。

作者系吴堡便民服务中心党总支副书记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