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紧扣新时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通过精准设置课程、搭建多元载体、抓好学用转化,着力破解农村党员教育“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三个关键问题,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精准设置课程内容,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紧扣主题主线,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引导广大党员筑牢理论根基、坚定政治立场,以思想自觉推动行动自觉。注重按需备课,紧密对接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实需求,推行“点单授课”机制,围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建品牌打造、农业实用技术、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开设专题课程14个,满足党员多样化学习需求。突出实践教学,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产业一线,聘请专家教授、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等开展现场教学30余场次,打造“田间课堂”“车间讲堂”,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产业需求紧密融合。
搭建多元学习平台,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云端课堂高效学,整合“共产党员网”“陕西先锋”等平台资源,持续优化升级“一网一号”平台,定期推送基层实践和典型案例,打造便捷高效的“指尖课堂”。固定课堂系统学,每月依托镇党校、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开展专题研讨、集中培训和互动评议,推动建成学用转化示范基地14个,牵头搭建产销对接平台7个,不断增强学习深度与实效,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有效转化。沉浸课堂体验学,依托县级党性教育中心、扶眉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嵌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实境教学,通过沉浸式学习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教育感染力与实效性。
实践锻炼提质增效,解决“如何用”的问题。一线锻炼提能力,选派300多名农村年轻党员投身猕猴桃产业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保障等关键岗位,在实践中强本领、长才干。助力产业促发展,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500余名,带动2600余户群众发展猕猴桃、大樱桃、草莓等特色产业1300余亩。在党员带动和合力攻坚下,202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万元全覆盖”,50万元以上村达20个。服务群众显担当,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工作责任区等方式,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
供稿:眉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