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荔县以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抓手,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围绕“能力提升、集中整顿、驻村帮扶”三个维度,有效激活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聚焦能力提升,培优振兴“领头雁”。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乡村振兴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案例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围绕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帮助272名村党组织书记知敬畏、存戒惧、提能力。同时,坚持“储优、育强、活用”原则,加强对865名村级后备力量的教育管理,实行学历提升、结对帮带、轮岗锻炼等措施,培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为村“两委”换届打好坚实基础。
聚焦集中整顿,强基固本筑堡垒。按照强化班子治“软”、发展产业治“穷”、维护稳定治“乱”、对标规范治“散”的工作思路,对确定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一村一策”建立整顿工作台账和方案,坚持“六个一”工作机制,织密“县级领导包抓、第一书记驻村、镇村干部参与”的大联合治理网络,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0余件,目前,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全部完成整顿任务,达到验收标准,有效补齐短板弱项,显著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聚焦驻村帮扶,凝聚合力促振兴。开展驻村帮扶到期轮换和持续选派工作,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坚持因村选人、科学组队,全县共选派109名第一书记。举办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乡村振兴培训班,采取“理论授课、案例交流、观摩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305名驻村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聚焦“四个捆绑”,加大例会考勤、日常管理、督查检查等力度,夯实镇(街道)党(工)委日常管理和派驻单位跟踪管理责任,倒逼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供稿:大荔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