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通过夯实队伍基础、盘活资源资产、强化监督管理等举措,助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强基固本,聚合发展动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注重从返乡创业人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中选拔“带头人”进入班子,优化队伍结构。选派高层次涉农专业人才驻村帮扶,发挥其专业和资源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把脉开方”。实施村级后备力量“雏雁培育”行动,动态择优储备懂经营、善管理的后备干部。创建中草药种植、小杂粮种植加工、彬州梨种植等“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农业农艺方面专家。持续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开设“田间课堂”,聘请农技专家开展农业技术授课以及现场指导,持续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盘活资源,释放发展活力。鼓励村集体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学校、旧厂房等优质“三资”资产,通过租赁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创业增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立足各村资源禀赋,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发展,补齐设施、技术、营销等短板,全面推进果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高效发展。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电商+农户”发展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得实惠双丰收。
规范护航,激活发展潜力。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项目决策民主。认真落实村集体资产年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持续加强村级巡察。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林果、蔬菜等生产扶持政策,切实惠及广大农户。出台《彬州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与干部补贴挂钩办法(试行)》,根据村干部对集体经济贡献大小进行差异化分配,将经营性收入与资产租赁、理财收益等非经营性收入严格区分,为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筑牢政策“防护墙”。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