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旬邑:扶志又扶智 合力拔穷根

——旬邑县脱贫攻坚扶贫扶志扶智工作综述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23 08:35 作者:陕报记者 张丹 田锡超 通讯员 王宇翔

初秋时节,在旬邑县的各个村子里,随处可见贫困群众拼搏奋斗的身影,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樊政发便是其中一个。他说:“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帮我们,自己也要奋斗,日子才能越来越好。”

樊政发是底庙镇前村的贫困群众,原先他文化程度低,思想比较保守,每天得过且过。在旬邑县政府的帮助下,樊政发逐渐改变了“等靠要”思想,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子”。如今樊政发不仅种植苹果、玉米,还养牛,一年能有近3万元收入。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旬邑县委书记高玉峰说:“抓好精神扶贫,就等于牵住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牛鼻子’。”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旬邑县坚持以精神扶贫为抓手,深刻剖析,科学谋划,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做到任务分解到单位、活动开展有方案、教育引导有措施、帮教转化有目标,形成了具有旬邑特色的扶志扶智体系和机制。

扶志增志气 激发内生动力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中存在思想落后、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等问题,旬邑县坚持以教育引导为前提,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的观念,采取随机抽村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全县10个镇办的扶贫扶志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下发扶贫扶志工作存在问题交办单,责令各镇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协同各镇办对其上报的辖区内存在“等靠要”思想的群众进行走访摸排调查,召开座谈会,对他们一对一、菜单式制定帮扶措施,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旬邑县积极开展各类宣讲活动,采用宣讲团巡回宣讲、现场培训、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各类政策宣讲活动200多场(次),帮助贫困群众熟悉扶贫政策、了解发展潜力、展望美好未来;积极组织开展“扶贫小戏”巡演、以“扶贫路上”为主题的演讲、以“我脱贫我光荣”为主题的故事会,以及社火表演、自乐班、广场舞文艺汇演等文艺活动856场(次),有效调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坚持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开导群众、激励群众,“育花人”左进军、“兔子王”景小飞、“快递哥”李芳龙等克服困难、励志脱贫的先进典型巡回宣讲,让贫困群众看到出路、增强信心、迸发热情,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斗志。

扶智长本领 增强脱贫能力

为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旬邑县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让帮扶干部面对面向贫困群众传授脱贫的产业知识、专业知识、健康知识,使贫困群众实现由“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如今,旬邑县已累计举办种植养殖、家政、电商等各类就业技能培训班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身无长技“不会脱贫”的问题。

在扶贫扶智的过程中,旬邑县探索出了备受赞誉的“土专家”模式。针对贫困户果园管理“不懂技术不会管、方法不当不善管、粗放经营不精管”等问题,旬邑县在全县建立脱贫攻坚果业技术服务“土专家”队伍,每个镇、街道办设一支果业技术服务“土专家”队,配备人员4名,每村每30户贫困户选配1名“土专家”。同时,旬邑县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果业技术服务档案,科学制定“土专家”包扶户苹果产业扶贫规划,对每户贫困户个人情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果园管理水平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开出技术服务处方,对症下药、定向培训、跟踪服务,全面提高苹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品牌化,增强贫困农户“造血”功能,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3月,300多名“土专家”进村入户到田间,采取分片区、分小组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以学习传达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现场实践操作示范技术为主要内容,指导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身边的贫困户开展春季果园修剪、农药化肥选购等。

扶德正风气 营造脱贫氛围

为促进村风民风好转,向社会传导“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正确价值取向,旬邑县以村规民约作为立德之本,从道德礼仪、移风易俗、文明风尚、治安管理、卫生保洁、邻里互助、家风家训等方面着手,指导制定村规民约179条,建立起稳定的村民价值评判标尺。

旬邑县下发《开展旬邑县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加强“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道德机制建设,持续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围。今年5月,太村镇魏洛村举行扶志扶智暨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3户文明家庭、3名“孝子”、3名“孝媳”、3名“好公婆”,树立道德榜样,促人见贤思齐。

旬邑县还下发《旬邑县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以村组、镇办、部门、企事业单位为单元组织实施,以家风家训建设、环境卫生保护、移风易俗推进等重点教育活动为抓手,实现教育与创建的融合。“村民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转变,使旬邑县的村风民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营造了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旬邑县县长王旭说。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