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渭南:闻“汛”而动 筑牢一道道“红色堤坝”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0-08-10 18:25

11.jpg

进入汛期以来,渭南多地遭遇强降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凝心聚力,发挥作用、全力抗灾,确保平安渡汛。

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彰显为民情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之处见真情。各县(市、区)委积极安排部署、深入分析研判、排查治理隐患、充实物质储备、开展实战演习、制定应急预案等,确保有备无患。各镇(办)党(工)委对所辖范围内重要的河流、淤地坝、水库等关键部位紧盯不放,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责任链条无缝衔接。华阴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制定防汛“作战图”,将城区划分为13个区段,由13名队长负责,参与防汛工作的162名工作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制定城区排污排水流向图,汛期实现雨污分离。蒲城县高阳镇党委结合开展党建“留心护根”工程,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户和地质灾害易发点开展巡查,对采煤沉陷区群众房屋逐户排查,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荔县范家镇党委充分发挥“五级网格”作用,对辖区15个村和6个防区开展地毯式排查,在滑坡路段设置警示牌、拉警戒线,并对贫困户和危房户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体现硬核担当。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赴黄河、渭河险工险段检查指导,各包联的市级领导亲赴一线指挥。各县(市、区)县级领导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镇(办)领导严格落实24小时带班制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值守。接到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华阴市罗敷镇塬头村党支部书记田小民带领着全村党员干部,穿着雨衣、提着手电、拿着铁锨在暴雨中巡堤巡河、排查住房,共转移群众13户30余人。沿黄公路东雷抽黄一级站北段发生坍塌,造成道路堵塞,合阳县农村公路服务中心接到报告,党员领导带头连夜赶赴现场处置,经过2小时紧张作业,道路恢复正常通行。华山景区太华索道因受大风影响突然出现保护性停索,景区立即起动应急预案,防汛指挥部领导迅速到达一线,靠前指挥,在3个小时内将滞留车箱内的所有游客安全运送下山,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不良影响。

党员挺身而出,践行初心使命。危急时刻,有困难党员带头,有危险党员先上。在各个防汛抢险救灾一线,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众志成城,把初心使命镌刻在防汛第一线、救灾最前沿,汇聚起一股股强大的力量,铸就起一道道“红色堤坝”。8月7日,一场强降雨使得渭南城区积水严重,暴雨恰逢上班高峰,交通陷入拥堵,临渭区、高新区和市应急局、住建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城市管理执法局等部门党员,始终坚持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控制、第一时间处置”的工作方法,第一时间开展排查下水道井盖、积水疏通、交通疏导、转移涉水车辆,风雨中亮起了一抹鲜红。华州区金堆镇持续暴雨,发生山洪和泥石流,大量房屋、道路被损坏,全镇冲毁道路38.5公里,冲毁桥梁38座,损毁房屋178间,镇区6个村庄、2个社区道路、电力、通讯中断,部分群众被困。金堆镇党员干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连夜进行河道和地质灾害点巡查、户情摸排等,共解救群众200余人,紧急撤离700余人,无人员伤亡情况。韩城市板桥镇五四村坐落于板桥镇两梁、澽水河旁,面对连日持续降雨,在党总支书记孙岳亭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挨家挨户对防汛工作进行地毯式排查宣传,组织群众进行山洪灾害防御演练。大荔县、白水县曙光应急救援协会党支部接到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请求增援信息后,迅速响应,成立党员突击队,奔赴安徽协助执行抗洪抢险转移被困群众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

(供稿:渭南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王美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