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潼关县始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富民思路,积极围绕潼关肉夹馍、酱菜、软籽石榴、花椒等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在确保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肉夹馍成为强县富民金字招牌。大力推动肉夹馍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支持潼关小吃发展的优惠政策,投资建设占地2000亩的食品产业集聚区,为食品加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孵化基地”。截至目前,肉夹馍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35家,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潼关肉夹馍”连锁店2000余家,年产值突破2亿元。盛通公司以农民入股的形式共帮扶贫困户460户,累计给贫困户分红42.9万元;将京东潼关特色馆改为扶贫馆,现已销售扶贫产品52万元;同时制定政策,对于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对其计划进行创业培训,帮助自主创业,免费支持开设加盟店,预计每年为其增加收入约5万元。
潼关酱菜成为富民强县大产业。坚持把发展酱菜食品行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来抓,带动全县蔬菜种植、食品加工、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着力打造“中国酱菜之乡”。先后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成立“潼关酱菜深加工研发中心”,制定酱菜产业发展规划,加速酱菜食品工业做大做强、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使酱菜生产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轨道。目前,通过公司和网购、连锁店、铁路运输、邮政快递、秦东物流等渠道,一年销售酱菜约6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软籽石榴成为群众脱贫致富果。印发了《扶持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发展软籽石榴产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每亩补助1000元,并优先配套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编制了《潼关县软籽石榴系列标准》,成立了潼关县软籽石榴协会,建成省级“双认证”实验室,完善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位专家,采取定点指导、巡回授课等形式,在品种创新、果园管理、果品储运、品牌维护、市场营销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种植软籽石榴3万多亩,总产值达1.5亿元,软籽石榴已成为助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带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
花椒种植成为农民致富大产业。潼关县紧扣“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结合塬大、沟坡地多的实际,鼓励群众种植大红袍、秦安、凤椒等品种花椒,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13万亩,产值突破4亿元,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带动全县更多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目前,印发了《潼关县花椒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成立了县花椒协会、花椒为农服务中心,设立农资农机具、电子商务、技术推广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部,聘请省内外花椒行业专家教授8名,组建花椒产业服务队60余人,在全县各镇村设立服务网点26个。
(供稿:潼关县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