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今年以来,长安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让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缓堵保畅,让群众出行更美好。
今年以来,长安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与“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专项行动有机结合,通过改造车道、优化信号灯配时、施划停车位、推动文明出行等工作,全面优化城市交通,环节交通压力,改善市民群众交通出行品质。
实施车道微改造,提高通行效率。交警长安大队通过多次对辖区各个路段的车流量进行实地调研,及时掌握路段各个交叉口的流量情况,结合各个路口不同时段、不同方向的车流量、人流量等主要特点,及时采取压缩车道宽度、增加车道的方式提高通行效率。在韦曲北街北与长安街十字周边人行道开辟非机动车道,同时对韦曲北街东段原3.25米的车道压缩为2.8米,使原来的双向两车道渠划为三进两出的五车道,基本解决了韦曲北街北长安街十字的拥堵严重的问题,高峰期拥堵时间由原来的一个多小时缩短为30分钟左右。
优化信号灯配时,确保交叉口畅通。以服务保障“十四运会”为契机,交警长安大队对辖区交通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将原来的单点控制机升级改造为能联网联控的智能控制机,采取“一灯一策”“一路口一方案”配时放行模式,根据各个路口车流、人流的不同特点,区分高峰期、平峰期、夜间以及节假日等时段进行优化。在辖区44个路口安装地磁,实时检测路口车流量,实现信号灯放行灯时“自适应”。全天候安排专职民警根据车流量对信号灯实时管控,针对拥堵路口实行人工介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确保辖区道路畅通。
施划停车位,改善出行环境 。为最大限度的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今年以来,交警长安大队共施划占道停车位334个,新增备案社会经营性停车场20处,车位5000余个;有效解决公园周边道路因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的现象。同时,交警长安大队在城区范围内采取监控抓拍、警车、摩托车不间断巡逻采取劝离、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以及拖移等方式,对城区各个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治理,改善市民道路通行利用率。
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规范秩序。交警长安大队与区住建局党委、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委积极协调,针对人行横道线与绿化冲突问题,通过工程改造,移除人行横道标线,规范行人横穿马路的秩序。针对城南大道节假日与高峰期通行秩序混乱问题,交警长安大队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委联合行动,在该路段增设中央隔离护栏,优化城南大道的通行秩序,消除安全隐患。
拓展“马路学堂”,推动文明出行。交警长安大队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在S107、终南大道等事故多发路段开设“农村交通宣法流动工作站”即“马路学堂”,宣讲文明出行知识,提升辖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大队微博、直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手段积极营造文明交通宣传氛围。同时,通过监控抓拍和路面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大范围、大密度开展交通整治工作,在华美十字、西部大道靖宁路十字设立创文路口,扎实开展“车让人”“一盔一带”专项整治行动。
群众诉求里有办实事的着力点,也有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下一步,长安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件件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