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安区坚持学史力行,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精细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办事“新体验”。
“硬科技”解决“停车难”。近日,长安区城市精细化管理再添“硬科技”,城市智慧停车收费系统建成投用,3570 个道路停车位改造安装了无线地磁感应设备,实现真正智能停车,减少了乱停乱放现象,助力保障交通畅通,提升了城市品质。
“比起原来人工打票的老方式的确方便多了,泊车扫码,按时计费,离场按推送的账单支付,少了人工收费发生‘口角’的问题,既自主又便捷还精准。”
此外,长安区推出的智慧停车系统中“长安智慧停车”微信公众号还为有停车需求的车主提供了精准找车位功能,安装在车位的智能化前端传感设备,将实时泊位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后台,车主可通过手机导航系统实时查询附近泊车位,就近停车。“我通过这个系统找到停车位,哪里有空车位我就去哪里停车,不用像从前那样盲目转圈找车位。”车主王女士说。
同时,残疾人车辆、新能源汽车车主还可在关注“长安智慧停车”公众号后,提交有关资料,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优惠或免费停车服务。长安区通过推行智慧化停车泊位管理服务,精细化管理市政道路停车,盘活城区停车资源,提高车位使用周转率,缓解停车难的问题,改善停车秩序和停车环境,达到了优化交通治理和城市治理的效果。截至目前,全区市政道路占道泊位4445个停车位安装地磁车位3570个,除市政改造路段,覆盖率达到100%,涉及子午大道、西长安街、西部大道以及韦曲南街、惠民街、文苑北路等主城区30多条主干道路和街巷。
“税务管家”助力“智造升级”。近日,在陕西南洋迪克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整装车间,工人们身着干净统一的工服,在一尘不染的车间里从容地操作着智能设备,没有漫天的锯末也没有嘈杂的噪音,工人们只需要用机器扫一扫订单上的二维码,在液晶屏幕上点击操作,一套完整的全屋定制家具板材便从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南洋迪克这家老牌家居制造企业,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蜕变。
为了帮助企业进行“智造升级”,长安区税务局的“税务管家”精确落实国家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将真金白银的“红利”送达企业,帮助企业降低税负,加快转型脚步。
“长安区税务局的‘税务管家’帮助我们享受了国家的税费优惠政策,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为企业做大做强增添了信心。”南洋迪克家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魏女士表示。
今年以来,长安区税务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重点项目“税务管家”服务制度,针对具体项目开展一对一“滴灌式”精准辅导和专业化精细服务。同时,深入企业实地走访,面对面座谈了解重点项目开展情况,掌握纳税人缴费人业务需求及难点,做好政策宣传答疑,为重点项目纳税人缴费人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快批快办”打造“政务新生态”。近日,区行政审批局聚焦群众诉求,关注企业需求,联合各驻厅部门,推出长安区政务服务第一批“快批快办”事项,囊括了区行政审批局、区住建局、区税务局、区交通局、区市场监管局5个部门的14项高频事项,实现了政务服务“即来即办,即来即批”,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不断提升。
充分运用“1+16+N”政务服务体系云服务平台及智能导办系统中的预审、查询功能,群众可先在线上咨询、预审“快批快办”所属事项资料,享受全程“一对一”咨询、指导等精准服务,到达办事窗口后即可确保提交材料准确无误,及时办理。以“道路货运经营许可”事项为例,以往群众需历时7个工作日才能拿到“经营许可证”,如今通过创新审批方式,实行告知承诺制,由审批后台充分授权窗口,企业群众只要提交形式规范、内容真实合法的书面材料并作出相应承诺,即可当场出具审批结果,使办理时限由原来的“以天计”提速为“以时计”,用审批环节的“减法”实现了群众获得感的“加法”。
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将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持续扩大“快批快办”事项范围,不断完善“快批快办”服务机制;加快政务服务多样化、多渠道办理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积极探索“智能审批”办事模式,全力打造有品质、有速度、优服务的长安“政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