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陇县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统揽,深入实施润心铸魂、头雁引领、强基固本、党建暖心“四大行动”,扎实推进学习新思想、展现新担当、创造新业绩、弘扬新作风、树立新形象,喜迎建党100周年和党的二十大“五新一迎”主题活动,以高质量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实施润心铸魂行动,强化使命担当。围绕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史学习教育主题主线,坚持专题讲座集中学、交流研讨深入学、红色基地感染学、岗位一线实践学、“夜学+N”常态学五学联动机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用好固关战斗遗址、陇县革命烈士纪念园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60多次。围绕建党百年庆祝,开展红歌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大型活动10余场。实施“党旗映陇州—163造型铸魂”工程,投资440余万元建成面积1000㎡的“陇州印记·红色文化体验馆”,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会客厅”,引导1.08万名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优良传统,在防疫防汛和乡村振兴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
实施头雁引领行动,培育振兴铁军。大力实施“头雁引领”计划和“能人回归”工程,抓好村“两委”班子换届,持续用力配优班子、建强队伍,持续优化班子结构。把好选配“第一关”。突出“双好双强”标准,从返乡大学生、致富能人等“四类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新选配村党组织书记37人,班子成员517人,平均年龄44.52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占71.5%,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优化提升。上好履新“第一课”。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组织104名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大学开展“学浙江、提能力、促振兴”专题培训,拓宽发展视野、学习创新思维、积蓄前进动能。答好赶考“第一题”。深入开展“访民情、暖民心、谋发展”遍访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走访调研,抓好新班子“开门一件事”,推出“书记擂台赛”,组织广大村党支部书记走村观摩、互学互促,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实施强基固本行动,筑牢坚强堡垒。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扎实推进以“标准化、规范化、标杆化,思路明、任务明、载体明、责任明”为内容的“三化四明”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程,严格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经费,县财政及县管党费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镇村提升阵地建设规范化水平,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党组织8个,市级标准化示范村96个。探索建立“四链富民”机制,巩固提升“党支部+X+脱贫户”模式,发挥103个“双百”基地带动作用,联接1.2万户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让党旗在烤烟、核桃、奶山羊养殖等产业链上高高飘扬,天成镇、东风镇分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实施“红色基金”项目,落实资金1500万元,打造村集体经济示范村30个,扶持10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01个,撬动社会资金1.12亿元。2020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700万元,10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12个,50万元以上的“小康村”32个。
实施党建暖心行动,凝聚党群合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党员代办制”,推出“红色暖心卡”,帮助农村群众代办事项1.2万件。高标准建成10个镇党代表工作室,架起党群“连心桥”,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860余件,擦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党建品牌。坚持党建为民理念,开展党建四大暖心行动,通过对党员群众开展重病慰问、临终探望、殡葬服务等形式,解决群众“身后事”难题;探索推行“代理妈妈”制度,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聚焦农村大龄未婚青年成家难问题,搭建“乡约”平台,加强联谊交流,帮助他们相识相知;制定党内关爱帮扶办法,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针对性帮扶。目前,累计帮助留守儿童690名,促成大龄青年成家32对,帮助贫困党员群众2700多人,以有温度有质感的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建设美丽平安幸福陇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陇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