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镇坪县:村校合作定制“云上竹节溪”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31 10:42 作者:张旭

“现在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动动手指、点点鼠标,好多大事小事都能解决了,我们要主动拥抱科技,感谢你们的到来,为我们的乡村发展注入了智慧动能。”在陕西省镇坪县城关镇竹节溪村,一场特殊的座谈会正在村委会召开。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竹节溪村、友谊村等村党支部书记眼神热切,对面坐着的是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的15位师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向农业农村加速渗透,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高地,正通过校地协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药科大学“千方百计为镇兴”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科技兴农”号召,将数据科学与药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

在竹节溪村,村党支部书记何万军推行的“加减法”积分制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然而,随着规则细化和参与人数增加,手工登记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社会实践团队的到来带来了转机,听闻这支团队都是“懂计算机”的大学生,他向团队成员提出了一个请求,能不能帮忙开发一个小程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面对村党支部书记的请求,社会实践团队历经10个月,通过需求分析、框架设计、代码编写、反复测试和优化调整,一个量身定制的“云上竹节溪”信用管理小程序终于成功落地。网格员手机即时上报、村委在线一键审核、系统自动精准计算、村民便捷查询积分。数字工具精准卸下基层干部的“表格大山”,释放治理活力,让好制度轻装前行。

镇坪县素有“巴山药乡”美誉,中药材资源丰富,综合产值可观。然而,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在流通环节难以有效证明其“出身”的纯正性和生产过程的规范性,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为寻找破局路径,这支学生团队扎根田间地头,穿梭于药田、合作社与加工车间之间,深入了解道地药材的种植环境、生长过程、加工工艺、储运条件。在此基础上,团队主动对接校内专业教师,深入学习区块链、物联网等溯源技术原理,结合镇坪中药材种植分散、加工环节多元的实际,搭建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中药材溯源体系。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