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防范遏制“村霸”,深入打击整治农村赌博、涉农领域传销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彬州市义门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十百千万”敲门遍访行动,探索凝练“442”工作法(即:四强筑基、四聚增效、双固提能),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强筑基:锻造坚实治理底盘
强网格,织密治理“一张网”。秉持“一切工作到网格,管理服务进网格”理念,科学构建“镇-村(社区)-网格-包联干部”四级联动体系。精准划分67个网格,配齐67名专职网格员。创新实施“十百千万”敲门遍访行动,组织157名镇村干部下沉包联到户,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打造普法反诈“宣传员”和矛盾纠纷“信息哨”,实现源头预警全覆盖,确保“小事不出格、隐患早发现”。强堡垒,激活村级“调解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吸纳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等骨干,组建矛盾调解小组。推行“熟人调解”模式,巧打“亲情牌”“乡情牌”,高效化解邻里、家庭纠纷,村级自主化解率高达93%,显著减轻镇级压力。强专业,锻造攻坚“尖刀班”。镇调解中心整合资源,组建由经验丰富的离任村党支部书记、法庭调解中心专业干部构成的专业化队伍。发挥其“政策熟、威望高、经验足”优势,专攻复杂疑难矛盾。强素能,练就法治“硬本领”。联合司法局、法庭,常态化邀请法律顾问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开展专题培训(累计8次),组织调解人员轮训超500人次,全面提升队伍依法调解能力。
四聚增效:构建高效化解体系
聚链,闭环调解提质效。深入践行“枫桥经验”,依托镇矛盾调解中心,建立“村级初调——镇级精调——诉讼兜底”三级联调机制,实行“摸排-调解-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问题经网格摸排或群众反映,村级先行初调;未果移交镇级“二次调解”;仍难化解的,由法律顾问引导诉讼并跟踪服务。累计闭环处置矛盾纠纷122件,调解成功率达98%。聚情,柔性调解暖民心。采取“固定阵地+流动调解”双轨并行。依托调解中心开展“圆桌调解”16次,深入农户开展“炕头调解”“田间调解”23次。创新引入心理疏导、乡贤评议等柔性手段,成功化解5起积怨较深的矛盾。聚智,多元联动破难题。建立疑难案例会商机制,联合北极派出所、北极法庭、司法局、法律顾问等开展联合调解6次。针对家事、民生等纠纷,引入妇联、民政等力量专项调解2次,凝聚攻坚合力。聚法,依法治理兜底线。深化“调解优先、诉讼兜底、执行回访”协同机制。对村、镇无法化解的“硬骨头”,引导通过诉讼明晰权责。2022年以来引导7件纠纷进入司法程序。针对“执行难”,联动派出所、法院、村委会主动介入,运用“情理法”融合推动执行和解,成功破解2件“执行僵局”,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双固提能:夯实长效治理根基
固标准,规范建档溯源头。统一制定卷宗目录、调解笔录、协议书等15项标准模板。建立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全年规范归档51卷,确保过程可追溯、责任可倒查。
固长效,动态攻坚清积案。对信访积案实行“一案一档”动态精细管理。为每案、每人建立完整档案(含问题材料、基本情况、处理意见、记录、方案及印证资料等),并动态更新。确保信息随时可查、案情清晰连贯,不因人事变动致调处断档,实现积案持续攻坚化解。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