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是旬邑县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近年来,旬邑县立足这一产业优势,针对果园管理中“不懂技术不会管、方法不当不善管、粗放经营不精管”等痛点问题,创新组建“果秀才”队伍,通过精心培育、田间会诊、“田保姆”式服务等举措,手把手指导群众科学种植作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建队伍,筑牢服务根基。为让技术服务“接地气”,旬邑县从全县果业乡土人才中,按照“本乡本土、领跑带富、扎根民间”原则,遴选群众公认“懂技术、会管理”的务果能手、种植大户、职业农民及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组建果业技术服务“果秀才”队伍。各镇(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聘用,分类定级为初、中、高三档,签订聘用合同并建立数据库;县上同步建立果业技术服务档案,详细记录果农个人情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及果园管理水平等信息,做实做细跟踪服务,推动苹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品牌化迈进。
多维强本领,提升指导能力。围绕“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目标,旬邑县推动技术服务实现“四个转变”——从技术培训转向技术服务、课堂教学转向一线实训、普及性培训转向精准指导、专家指导转向能人带动。通过邀请省果业技术专家、杨凌农业所专家来旬授课,举办田间技能大比武、组织外出交流实训,建立“洋教授与果秀才”交流微信群等方式,系统提升“果秀才”能力;依托“两地三方”框架协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科技特派员行动等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空中课堂”“田间教室”“驻点服务”等多元化指导模式,让“果秀才”既懂理论又善实践。
一线显担当,激活产业动能。“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指导身边人、带动身边人”是旬邑县的工作准则。“果秀才”们定期研讨所指导镇村的产业发展情况,为产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发挥“游击队”灵活优势,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开展“果园体检”、开出“果园处方”,帮果农破解生产难题。为激发队伍活力,旬邑县严格执行镇村两级考核细则,采取日常抽查与入户核查、半年汇报与全年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一年一聘”;对推广先进技术、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帮扶果农成效突出的“果秀才”予以表彰,对考核靠后的实行末位淘汰,形成“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种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良性循环。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